甘南日报>> 2016年04月07日 >>03版:


睫毛的奢花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4月0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睫毛来自青海草原,因为卷翘浓密的眼睫毛而得名。在微博上,她每天会用自己种的花朵、插的花束和大家道早安、晚安。照片里的她,总是穿棉麻长裙,明媚地笑着。
  2005年大学毕业,学播音主持的睫毛拿着大学打工赚的一点钱去旅行。一路上住遍各地青年旅舍,晃荡的过程中忽然想到,要不自己也开一家特色旅舍吧。
  回到北京,睫毛花了八个月跑遍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最后东拼西凑千辛万苦把第一家旅舍开起来。然后是第二家,第三家……十年过去,如今的睫毛已经开了五家店,北池子胡同、汪芝麻胡同、帽儿胡同、南锣鼓巷……但不管开在哪儿,它们无一例外,都以满坑满谷不惜成本的鲜花布置闻名。她租的这些四合院个个都是寸土寸金,但她总会把最大的院子、露台都让出来给花儿——从小和鲜花一起长大的睫毛,来北京后,觉得每个人都生活在火柴盒里,太不爽了。她不能把草原搬到北京,但可以把北京的四合院改造成草原的一角!
  她的花不是花艺师的纤纤之作,而是插得溢出来,开得要爆的感觉。店铺里的每一株花每一盆花全是她自己打理,进门的瞬间,她马上就能知道哪一棵还好,哪一棵缺水、生病,还是生虫了,甚至来不及喝一口水,就迫不及待开始修剪伺候它们。她每隔一周要去花市拉一大车花,分别送到五家店里去,亲手为每家店更换鲜花。每当夜深人静,跟花单独待在一起,是一天中感觉最幸福的时刻,可以避开所有人,什么都不想,只把花修剪得更漂亮。
  “花的耗损是很大的,冬天室内有暖气损耗会更大,但是我对买花从未手软。”睫毛说,她每次拉一车花就是一个名牌包包的价格,但从不心痛,因为她觉得能有那么多人分享到这份美好才是最值得的事情。
  只要有花,睫毛眼里就看不到其他了。她说:“人生到现在只羡慕两件事,别人的花园比我的大,花比我的多。”有人担心地问她:花朵凋谢的时候会难过吗?怎么处置它们?
  对这个问题,睫毛却很坦然,在她看来,植物和人一样,从种子发芽,到开花,到枯萎,是一个生命的进程,来源于自然,回归于自然。“花凋谢时,能做成干花的,我都尽量做成干花,平时剪下来的叶子可以做堆肥,用来种花。我希望它们最终还是能够回归到土壤里,那是最好的归宿。”
  北京有长长的冬天,旅游的淡季,为了贴补旅舍,她依着旅舍开了咖啡馆。从早上站到晚上十二点,自己洗杯子。晚上十二点下班,还要用两三个小时给所有的花剪根换水,早上五点到花市买花,生活还是辛苦的。
  但她并不在乎,她要的是抬脚就走的旅行,她要花儿肆无忌惮地开放,她不爱奢侈品,但爱“奢侈”的生活。“我没有进到全球五百强的单位,我没有做一档有影响力的节目,但等我老了,我也可以给儿孙讲,我的人生也是这么有趣。”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