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日报>> 2016年04月11日 >>03版:


茶韵流香
□ 曲桑卓玛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4月1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三月鹧鸪满山游,四月江水到处流。
  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飞上白云头。”
  耳旁仿佛回响起阵阵悦耳的茶歌,是丰收,是喜悦,是劳动创造了这美好的生活。当我们煮沸一壶清泉,沏几盏香茗,约三俩好友相聚于陋室,始知人生如茶,茶亦如人生。纷繁华丽的,清新典雅的,或悬或沉,全都在滚烫的水里舒展自然。

  青山绿水
  有道是:“自古峨眉产香茗”。
  那一年,我和老公去峨眉山旅游,上山坐缆车,下山却要跟着导游从一级级长满青苔的石阶上走下来,手握竹杖走累了就去路旁一家很有特色的茶楼喝茶。想想啊,在那湿润青翠的大山里,白雾缠绕着树林和茅屋,看茶艺、品香茗,领悟禅的空灵与寂静,抛开一切纷纷扰扰,独享内心的幽静安宁该是多么美好!
  一个穿旗袍的姑娘,迈着袅娜的步伐像一阵清风吹来,她捧上一套透明的玻璃茶具放在几上,先是洗茶,然后把鲜绿的茶叶一小撮一小撮地夹到每个客人面前的玻璃杯中,然后冲上了开水。只消一刹那,茶叶在瞬间舒展开来,好似一个个身穿翠绿纱裙的女孩,在杯子里扭动着腰肢翩翩起舞!那美丽的身姿旋转着、跳跃着,仿佛能听到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微苦的茶香升起来,待茶叶慢慢静止,浅啜一口,味道却是极苦。望着那淡淡的、透明的绿色汤汁,那姑娘向我们介绍道,这茶叫“青山绿水”,属于四川小叶苦丁的一种,富含锌和硒以及游离氨基酸,具有降血脂、血压、血糖的功效。
  山溪潺潺,茶韵悠长。茶叶生长在山林里,汲取了多少日月之精华?一杯香茗捧在手心,犹如那峨眉雾淞、雨淞、雪霁、山霭全都呈在了杯中。青山绿水,多么美妙的名字!屏息静听,仿佛有扶桑花开的声音,也有露珠滑落的声音,间或一阵阵清越的鸟鸣如闪闪流向远方的小河……老公说:“喝了青山绿水,腹中却是翻江倒海。”因为此茶性寒凉,肠胃不好的人自然是消受不起。对我来说,看着杯中舞动的茶叶从狂喜到欣喜,直到将美丽常留心间变成永恒的喜悦就已足够。
溧阳白茶
  溧阳市位于江苏南部的苏浙皖交界处,素有“鸡鸣醒三省”之说。从常州市区前往溧阳的路上,我听到了伍子胥与史贞女的故事:春秋时期,楚人伍子胥落难逃出昭关,被追兵追至吴国境内的溧阳,困厄至极。忽见溪畔有一女浣纱,连忙上前乞食,浣纱女把身边用以浆纱的面糊给他吃了。吃罢,伍子胥深表谢意,正要离去之时却远远看到了追兵,他望着浣纱女一步三回头,担心自己的行踪会暴露。浣纱女为了让他放心,随即抱石跳入濑水,自沉灭口。悲痛欲绝的伍子胥,咬下手指在路边磐石上写道:“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后来,伍子胥伐楚大胜,专程来到溧阳,携千金来谢。可是浣纱女家中已空无一人,遂命人在她投水之处撒下三斗三升金瓜子。这就是传说中的史贞女,故事的结局荡气回肠,却有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儿。
  当我从故事里回过神,车子已抵达天目湖畔层层叠叠的茶园。著名的天目湖白茶,就产自这里的山水之间。这种白茶的特点是满身披毫,如银似雪。据说天目湖白茶的采摘,在一年之中只有短短二十多天时间,采摘视气温而定,并不分清明前后。早春时节,白茶嫩芽呈玉白色,采茶的女子摘下一芽二叶的嫩茶,不炒不揉,直接晒干或文火烘干,使得茸毛在叶芽之上完整地保留下来。宋徽宗在《大观茶论》里写道:“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可见,古代制作白茶的工艺却是需要蒸焙,与我们的现代工艺是截然不同的。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茶园里依然开满了白色的小花,浅黄的花蕊里有蜜蜂在旋转缠绕。为了让茶叶附着上桂花的沁香,茶园里栽植了许多桂花树,园子里暗香浮动,让人觉得那香味有种神奇的魔力,丝丝缕缕直抵心灵深处最洁净的地方。
  清风自湖面上徐徐吹来,姜太公雕像日夜守望着这一方富庶安宁的江南福地。“天目”意即天的眼睛,两片浩瀚的水域被一座矮矮的湖心岛隔将开来,从高空俯瞰真如天目。不得不叹服溧阳人的绝世聪慧与远见卓识,当我们的前辈们在黄尘滚滚的大西北搞农业学大寨时,溧阳人却推着吱吱呀呀的独轮车大修水库,如今的天目湖就是在原有的水域上,人工开挖而成的。天目湖,这个常州人自己创下的品牌,据介绍现在已经至少值一亿多人民币了。
  树影深深,在一张洁净的桌旁坐下,第一次品尝天目湖白茶。青花瓷的杯子里放入一枚枚形如凤羽,色如玉霜的好茶,用天目湖水泡制。不一会儿,浓烈的香气便扑鼻而来,喉头一股鲜爽甘醇的滋味慢慢滑过,却是一场优雅别致的邂逅!仿佛那一世里与你同看杏花烟雨的女子,踩着莲步款款走来,红唇轻语着无尽的思念,她闪闪的眼眸流转在杯中鹅黄明亮的茶汤里,却难细数凡尘夜梦,只道是:“这茶里有一股荔枝的香味”!
太平猴魁
  常言道:“五百里黄山,六百里猴魁。”
  太平猴魁,产自黄山北麓太平县的猴坑、猴岗和彦村。传说,从前有个人到大山里采茶,云雾缭绕中忽闻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回望四周,也没发现什么奇花异草,抬头望去,原来在嵯峨峻峭的悬崖石缝间,长着几丛嫩绿的野茶。突兀高悬的断崖,自是无法攀爬只好怏然离去,但他始终忘不了那嫩叶超凡脱俗的清香。后来,他训练了几只猴子,每到采茶季节,就给猴子套上布袋替人攀岩采摘。品尝过此茶的人们都纷纷称赞其为“茶中之魁”,而这茶叶原是猴子采来的,后人便取名为“猴魁”。
  品茶如阅人,先摒弃杂念,观其色,闻其香,而后知其味。
  茶须静品,香能通灵。焚一炷香,打开一本好书,在袅袅的茶香里静心阅读。阳光透过玻璃暖暖地照进房间,葱茏茂盛的盆栽植物闪着油油的绿意。苍绿的猴魁在杯中徐徐展开,宛如一丛丛水生植物缓缓舒放成朵,叶脉处的红丝线于清绿明澈的茶汤里悬浮着,一股幽兰之香氤氲在书页间,分不清究竟是书香还是茶香,只是微醉着,犹如这午后慵懒的时光——醇厚,甘甜。此刻,内心极为静谧,想世间有一种男子亦如猴魁这般:其形大气挺直,魁伟重实;其才情本事却是能沉能浮,含而不露,总给人靠得住、信得过的美好感觉。
龙神翠竹
  陇南,在甘肃之南,而康县却在陇南之南,是名符其实的“陇上小江南”。记忆中的康县是青翠碧绿的,那盘山公路蜿蜒在重重叠叠的山陵之间,牵引我们走进一个个清雅秀丽的村庄。阳春三月,清明之前,这里的农人显得格外忙碌。晨雾还未散尽,那些灵秀美丽的采茶女,就像一朵朵云彩飘荡在层层茶园里,偶尔惊起一只画眉,却也是翅底下流淌着古韵芬芳,教人心里通透明亮,怡然喜乐。
  龙神翠竹,属于炒青绿茶。干茶外形极美:扁平挺直,芽叶初绽,芽长于叶。透明的玻璃杯中,注水七分,待水温稍降,投入茶叶,你便会欣喜地看到,朵朵细嫩黄绿的兰花上下浮沉,犹如翡翠煞是好看。那杏绿明亮的茶汤之上,顿生许多板栗之香抑或兰花之香,此为上品。
  龙神云雾,翠竹苍苍。龙神是一方净土,这里既无车马喧嚣,亦无红尘烦扰,只是幽静着时光的脚步一寸寸缓缓度过。喜欢一种茶,慢慢地将其爱到极致,犹如眼前的龙神翠竹——闻之如在旷野,饮之鲜醇甘美。清风送爽,再饮此茶,已是口舌生津,一缕幽芳沁入心间,自己仿佛已是肋下生翼羽化成仙。于是懂得何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而三生万物矣!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