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残疾的苗头最早出现在婴幼儿期,很多人直到学龄期才被发现 ●目前只有约1/3的智力残疾能找到具体的病因,余下2/3原因不明 许多为人父母者发现,自家宝宝在学说话、学走路、穿衣服、自己吃饭、与家人互动玩耍时,竟处处不如别人家的同龄孩子。这时,父母切莫抱“贵人语迟”之类的侥幸心理,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智力、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全面检查。如果孩子被确诊智力残疾,就要赶在三四岁之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训练。医学专家表示,如果超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孩子的智力将很难提高,以后学习成绩倒数,预期寿命缩短,还容易出现品行等问题。 案例:女星忙拍戏,生下智障儿 主演经典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走红的女演员王姬在拍摄该剧时,每天至少工作18个小时,经常三四天睡不好觉。时年31岁的她在拍了两个月戏后发现自己怀上二胎,丈夫高峰劝她打掉孩子,但她坚持要生。在怀孕六个月时,她还挺着大肚子飞往北京完成配音工作。1993年10月21日,她顺利生下一个哭声、模样及体重都正常的男孩,取名高晓飞。 高晓飞在1岁的时候,一次在睡觉时突然大叫一声,从床上滚到地板上,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两眼上翻,脸色青紫。王姬夫妇吓坏了,抱着孩子去医院做CT、脑电图等检查,却没发现异常。此后他隔三岔五就抽搐一次,两年后才不再抽,但在语言、动作及反应上都比同龄的孩子慢几拍。到了四五岁时,他仍不能连贯地喊“爸爸”“妈妈”,连吃饭、穿衣、上厕所都要人照顾。在玩耍时,他只要看见水就跳下去,几次差点淹死。有一次,他爬上一个架子,笑呵呵地一撒手跳下来,当场碰得头破血流。为了防止出事,王姬经常不得不用一根绳子把儿子拴在自己腰上。 医生对高晓飞的诊断为脑神经受损引发智力障碍,还有癫痫、孤独症等。在去年的一档综艺节目上,王姬说:“我的孩子虽然现在已经将近一米八了,但是他只有普通孩子4到6岁的智商。”她多次推掉戏约,抱着儿子到处寻医问药,做过药物治疗、康复功能训练,还尝试过“海豚超声波”治疗和“跳大神”,但求他能够恢复生活自理。 IQ:要到专业机构测量才准确 智力残疾又称智力低下、精神发育迟缓,俗称“弱智”、“智障”,患者的智能或思维能力低于正常人的水平。他们缺乏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必要技能,包括和别人交流互动,能够生活自理,而患者学习这些技能比别人慢。智力残疾的苗头最早出现在婴幼儿期,但很多患者直到学龄期才被发现,其常见表现有: ●学翻身、坐、爬、走晚。 ●学说话晚或者说话有困难。 ●学大小便、穿衣服、自己吃饭晚。 ●很难记住事情,无法将行为与后果联系起来。 ●出现行为问题,例如突然闹脾气。 ●解决问题或者进行逻辑思维有困难。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心理行为科主任导师王德民提醒,一些幼儿性格腼腆,很少说话,但不一定是智力低下。怀疑孩子有智力残疾,可以到医院做验血、验尿、大脑影像学检查、脑电图等检查,医生会询问父母、观察孩子,进行智力与适应性行为的测验。智力以IQ衡量,反映一个人的学习、推理、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IQ的平均值是100,如果低于70就属于智力残疾(有的说法认为低于75就算)。网上的“智力测验”并不严谨,测IQ要在心理测评师指导下使用国际通用的《韦氏智力量表》以及相关工具测量,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病因:大部分智力残疾原因不明 凡是能影响大脑正常发育的因素都会影响智力,常见的有: ●遗传因素,如唐氏综合征和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等。 ●孕期因素,如孕妇喝酒、吸毒、营养不良、先兆子痫、感染等。 ●分娩因素,如早产、出生缺氧等。 ●伤病因素,如脑膜炎、百日咳、麻疹,以及头颅外伤、溺水、重度营养不良、重金属中毒等。 目前只有约1/3的智力残疾能找到具体的病因,余下2/3原因不明。有一些病因是可以预防的,例如孕妇禁止喝酒,做好产前护理,补充维生素,接种疫苗等,可以降低孩子智力残疾的风险。如果家族有遗传病的历史,建议在孕前进行基因检测。在孕期做B超、羊水穿刺检查可以发现与智力残疾相关的问题,但无法纠正。 有严重智力残疾的孩子可能还有癫痫、情绪障碍、孤独症、运动能力受损、视觉听觉障碍等问题。王德民表示,研究显示患者的平均预期寿命比较短,可能是其饮食、保健的条件较差,患病的机会较高。 医学指导: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心理行为科主任导师王德民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主人公阿甘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在现实中,智力残疾者给人的感觉也往往是头脑简单、天真淳朴。王德民表示,这些患者思考问题的方式很原始,但不能一概而论说其人品就好。由于智力不正常,他们的判断能力较弱,行为不羁,容易违反法律,肇事肇祸,甚至杀人放火,“在司法鉴定中,智力低下患者的刑事犯罪并不少见”。 很多智力低下的患者经常受到同学、伙伴的歧视甚至攻击,长期导致封闭自我、退缩,令症状更加严重。对此,父母需要鼓励孩子学会自立,自己动手完成事情,当他们掌握新技能就要予以表扬鼓励。王德民建议患者的父母和老师多从正面引导孩子,对他们做得好的小事情应加以奖赏,从而树立自信;在另一方面,父母也要提醒周围的人不要歧视孩子。 智力残疾的孩子长大后,能否结婚生子?在人道主义的角度,王德民认为智力残疾的患者有结婚的权利,但在现实的角度,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不宜生育,因为他们自己的生活尚且难以自理,生下孩子之后就更难尽到养育的责任,况且智力残疾还有遗传因素,恐怕会影响下一代。 社会:父母和周围人需正确认识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