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州立足实际,自我加压,大胆创新,主动作为,紧紧围绕“谁贫”、“为什么贫”、“怎么扶”、“怎么长久富”等一系列问题,在“精准”上狠下功夫,把扶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主要力量围绕扶贫攻坚聚焦,主要资源围绕扶贫攻坚配置,主要政绩围绕扶贫攻坚检验,组织引领广大贫困群众拔穷根、改穷业、挪穷窝、换穷貌,取得显著成效。 面对新的部署、新的目标,彰显出甘南与贫困决战、向着全面小康迈进的坚强决心。近期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多角度、多侧面报道我州扶贫攻坚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
记者 李建舟 张继元 尹党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谁不渴望过上好日子?藏区,不能落后!不能掉队!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藏区的农牧民群众一个也不能少! 可是,怎样才能啃下“贫困”这块硬骨头呢?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以攻坚拔寨的决心,到2016年合作市实现整体脱贫;2017年夏河县、卓尼县、迭部县、舟曲县脱贫;2018年临潭县整体脱贫,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如期实现。”这是州委书记俞成辉,州委副书记、州长赵凌云向省委、省政府立下的脱贫攻坚“军令状”,全州上下必须据此全力攻坚,脱贫摘帽。 伴着“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铿锵步伐,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倒计时嘀嗒入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已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我州在创新扶贫工作方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将扶贫资源精确集中到贫困户方面,早已先人一步。 全州人民蓄力,再起航!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任重道远 6.43万人在等待 作为全省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我州是藏区扶贫攻坚主战场,甘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我州部分贫困县,走村串户,掌握实情,问症把脉,探求解决贫困的途径和办法,从政策上、精神上、资金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倾斜。 这些无疑给我州全面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给足了信心、动力和压力。先进经验促进后续发展。州委书记俞成辉和州委副书记、州长赵凌云多次调研都选择贫困县,他们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应从最贫困的片区抓起,在最贫困的村创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先进经验”等要求。同时州委、州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一个区域一个县市研究推进扶贫攻坚;调整充实全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领导小组,州委书记俞成辉,州委副书记、州长赵凌云为组长,州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结合州情实际,认真制定了“1+17+1”配套方案,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主要措施、责任分工、完成时限,编制到乡、到村、到户的项目清单。通过群众评议、公示公告,核准确定了对全州284个贫困村、3万户、12.58万贫困人口进行了建档立卡,全面规范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力求做到底数、问题、对策、责任和任务“五清”,让扶贫运行得更阳光、更透明,坚决避免“穷人帽子富人戴”的现象。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