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草原上的那抹绿
——记郎木寺邮政所投递员刘权英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4月2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石志安


  记者 石志安

  “邮政所的刘权英,乡亲们都认识她,风里来雨里去给我们送邮包寄东西,带来远方亲人的消息,就像一只穿梭在草原上的百灵鸟。”格桑云旦的妈妈说。
  那个夏天,尕尔娘村的格桑云旦一家焦急地等待着一份希望——高校录取通知书。
  “不能耽搁,一家人的心都牵着呢。”收到格桑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邮递员刘权英一大早就背上邮包搭上早班车,去给格桑家送通知书。
  格桑家的牧场在草原深处,下了车,还要步行三个多小时。看到格桑家的帐篷,刘权英远远喊起了名字。格桑的妈妈跑出帐房看到由远及近的那一团绿色,高兴地一路小跑迎了上去。接过刘权英手里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格桑的妈妈热泪盈眶,忙说:“瓜真切、瓜真切(谢谢)。”
  家里得知消息都围了过来,格桑云旦更是高兴得跳了起来。刘权英的手被格桑妈妈握得热热的,她也被这份感动感染着。
  “能一同感受乡亲们的喜悦,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站在辽阔宽广的草原,刘权英倍感自己工作的神圣。
  作为邮政所的投递员,刘权英的日常工作平凡而普通。她的投递服务范围包括郎木寺镇2个社区、4个行政村、13个村民小组以及相邻的四川省若尔盖县红星乡,服务人数达到6186人。
  郎木寺镇位置特殊,在甘、青、川三省接壤地带,地形复杂,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而且地广人稀,为农牧民群众投送报刊、邮件十分困难。
  刘权英一直认为,邮政投递是一个充满爱的工作,它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温情,要尽自己所能干好它。
  为着这份信念,刘权英在送邮件时走过泥潭,爬过山路,还时常会遇上雨雪天。在寥无人迹的大草原上,只身一人赶路疲惫了,就唱起那首《卓玛》提提神,再匆匆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风雪稍歇,灰暗的天刚有些许亮光,刘权英就匆忙背上邮包,带上酥油糌粑,踏着厚厚的积雪出门了。白茫茫的草原上连个觅食的鸟也看不到。她这么着急,是知道波海村的老人才尕正等着儿子寄来的过冬棉衣。
  路上风雪又起,刘权英几乎是一路跌跌撞撞到的波海村。才尕摸着儿子寄来的棉衣,赶紧把一身白雪、满身寒气的刘权英拉进屋里,紧紧拉住她的手说:“姑娘,这么冷的天,赶快进来喝些奶茶暖暖身子。”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甘肃郎木寺镇邮政所的邮递员也会为四川省若尔盖县红星乡的农牧民群众服务?
  其实,四川省若尔盖县红星乡邮递投送工作不归郎木寺镇邮政所管。自从郎木寺邮政所开办后,个别红星乡群众把地址写成碌曲县郎木寺镇。久而久之,红星乡牧民群众直接把收件人地址起写成“甘肃省碌曲县郎木寺红星乡”,红星乡就成了非核算义务投递邮路了。“为了农牧民群众的方便,我再苦再累也值得。”刘权英说。
  6年来,刘权英往返在郎木寺的草原牧场、乡间小路上,走过了99840公里,相当于绕中国走一圈多。累计投递邮件63284件,从来没有丢失、延误一份邮件,更没发生一次用户投诉事件。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