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夏河讯 近日,州委副书记、州委统战部部长徐强,副州长赵四辈带领州委办公室、州委农办、州发改委、州扶贫办和州农牧局的相关负责人,到夏河县调研督查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精准脱贫及绿色长廊、万亩油菜花观赏带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徐强强调,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把各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深度融合起来,实现同频共振、同轴运转、同向推进,为实现全县经济长足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强大支撑。 五月的大夏河畔,春意勃发,绿意盎然。沿河而上,徐强一行实地察看、详细了解绿色长廊、万亩油菜花观赏带建设情况。在听取夏河县有关负责人工作情况介绍后,徐强要求:一要加快进度。甘南的旅游“黄金期”即将到来,要倒排工期,建立台账,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完成绿色长廊、万亩油菜花观赏建设任务,精心打造青藏高原之上的大美风光,努力使夏河县旅游产业更强、游客更多、名气更大。二要科学种植。在建设过程中,要把讲究科学贯穿始终,把好良种选育关和种植技术关,从水的灌溉、病虫的防治等细节入手,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坚决杜绝出现“耗油灯不亮”的现象。三要强化管护。要高度重视观景线路设计、停车和摄影场点选择等后续工作以及绿色长廊、万亩油菜花观赏带建成后的管护工作,将其置于建设工作同样的位置,提前入手,积极谋划管护办法措施,确保实现“建得好、管得住、效益高”的目标。 达麦乡达麦行政村当浪沟自然村是夏河县今年确定的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景色十分优美,素有“熊猫沟”的美誉。徐强一行来到当浪沟自然村,了解该村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情况,并与群众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当浪沟人口、户数,产业发展、家庭收入等情况。徐强说,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是州委、州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建设过程中,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提高工程质量。要加大检查督查力度,确保把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成精品工程,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二要动员群众参与。要积极引导,广泛动员群众发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与到建设全过程,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的参与者、支持者、推动者和受益者。三要积极培育产业。要把产业培育作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核心,引导群众发展以旅游文化业为重点的多元产业,实现“村庄美、群众富”的双向目标。四要突出地域特色。要把突出民俗特色、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融合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注重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在房屋风貌改造、造型选择、颜色搭配等方面凸显地域特色,避免千村一面、千篇一律。 调研期间,徐强听取了夏河县工作汇报。他强调,夏河县要聚焦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一要统筹协调抓推进。要把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精准脱贫、抓好安全生产、打造绿色长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和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有机统一起来,高效整合,齐抓共管,使每个手指都能弹奏出完美的音符,确保各项工作齐头开展、互促互进。二要创新思路抓落实。夏河县地位十分重要,是甘南的门面,代表着甘南的形象,各项工作要求高。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坚持用前瞻的思维和登高的眼光谋划工作、部署工作、推进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各项任务落实。特别要创新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路举措,织密责任网,拉起警戒线,确保不出任何问题。三要总结经验抓推广。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维稳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推广“群众管理群众、僧人管理僧人”的基层管理新模式,筑牢维护稳定的人民防线。要发动当地群众积极参与设施维护、景观管护等工作,把各族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推进精准脱贫、打造绿色长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和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方面,为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经济发展、建成全面小康凝聚强大合力。 (周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