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成芳 通讯员 韩延明
五月的羚城,天蓝水碧。在即将迎来黄金旅游季之时,合作市正以无比整洁干净的环境迎接旅游高峰的到来。“五一”期间,来自西安的一位游客说,几年前他来合作市,留下的印象特别不好,市里到处是垃圾,街道上小猪乱跑,饭馆环境也差,但再次来到合作后,没想到城市变得干净漂亮,真是出乎意料。 为迎接旅游旺季的到来,合作市在去年环境卫生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方案、加强领导,广泛发动群众,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三擦一清两统”行动,向沉积多年的垃圾、卫生死角宣战,从城市到农牧村、从住宅小区到牧民院落,从国省道到牧村巷道,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劲头十足,到处是清理污垢、擦洗店面的火热场面…… 根治顽疾扮城市 在城市环境卫生整治中,合作市把目光瞅准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把重点放在薄弱环节和制度规范上,采取突出整治和强化日常管理相结合、环境卫生提质与城市容貌提升相衔接的方式,实现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深入推进城区环境卫生提质工程,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加强清扫频次、全天候保洁,重点街区垃圾随产随清、背街小巷日产日清。周毛才让是合作市一名环卫工人,每天早上3点多起床,要赶在大家上班之前把分包区域清扫一遍。她希望广大市民能自觉爱护环境卫生,不要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让城市变得更干净漂亮。 在此基础上,合作市实施了城市容貌提升工程,先后开展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广场秩序、门头牌匾、户外广告、建筑工地等大整治活动,取缔了一些占道经营的现象,进一步规范流动摊点,拆除更新了一部分大型户外广告(牌匾),严厉查处违规车辆带泥上路现象,组织干部群众清除“野广告”。 马兰芳是坚木克尔街道那吾路社区扎油新村党支部书记,以前扎油村是出了名的脏乱差,在这次环境卫生整治中,她一边发动群众清理垃圾,一边宣传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的好处。“现在,扎油村干净了、整洁了,村民的素质也提高了,责任心强了,乱倒乱扔垃圾的现象不见了。行走在干净平整的村道上,满满都是幸福感。”马兰芳自豪地说。 齐抓共管靓乡村 “必须把农牧村环境卫生作为整治的突破口,彻底改变农牧村脏乱差的问题,为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打下基础。”副州长、合作市委书记刘永革在有关会议上说。合作市将农牧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整个环卫攻坚工程的重点来抓,一场农牧村环境卫生整治的战役迅速打响。 彻底治理农牧村“脏、乱、差”是集中整治活动的重点,市上对各乡提出了明确要求:统一规划垃圾堆放点,实行定点投放、统一收集、统一运输、集中填埋;全面清理农牧村沿路沿街“三堆”问题,积极实施生态文明村建设;扎实开展“绿色家园”和“明亮村道”建设,这一系列明确的要求和措施下发到了各个乡、村。 目标明确了,关键就在于落实。为将目标落到实处、干出成效,市上成立督查组,不定期深入各乡、农牧村督促检查,每周一上午组织召开督查工作碰头会,及时发现问题,推广典型经验,指导促进工作。面对市委、市政府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各乡、村积极行动起来,层层分解责任,做到“领导包片、部门包段、干部包户”。各村委党员干部层层落实责任,深入街巷,清运积存的垃圾,拆除违章建筑,清洗粉刷沿街墙面,彻底整治“三堆”问题,农牧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从去年开始,乡上的干部隔三差五到我们村子里捡拾垃圾,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在山上、路边沟渠、河道捡拾垃圾,仔细清理每一处场地,我们村的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改变。村民们也非常感动,现在我们和干部们一起打扫卫生,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佐盖曼玛乡尕日自然村群众豆格草说。 多措并举建机制 目前,无论城市还是在农牧村,周五打扫卫生,已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包路段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落实,街道干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为了确保“集中整治”活动成效,合作市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出台了一系列环境卫生整治方面的制度和措施,成立城市综合执法局,全面开展城市交通和市容市貌联合整治行动,突出城市重点道路和部位,重拳出击,严格执法,切实解决城市街道及岔路口占道经营、流动摊点等问题;集中整治沿街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贴乱画、广告张挂混乱等屡禁不止的问题,坚决取缔占道经营的现象,下大气力解决马路市场和店外经营的问题。督促保洁人员、包区域单位和经营门店及时彻底清扫垃圾,擦洗护栏、牌匾、门窗、灯饰等设施,健全城市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确保城市干净、整洁、文明。 “来学校报到时,刚进合作市就觉得很干净,街上也很整齐,希望这个地方越来越美丽。在这儿读书,我们就是这里的市民,希望大家共同爱护羚城的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大一学生马余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