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面对废墟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5月09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黄钺


  □ 牧风

  吉祥甘南”
第十五届全国散文诗
  作品选读
  面对一座城堡的残骸,一片落满岁月青苔的废墟,踏着学生的步履,穿梭在萧瑟的秋风和古朴的民谣中。
  一点忧郁,一点被历史的铜镜擦拭得十分疼痛的眸光。
  刀光剑影、马啸箭簇的碰撞与搏击,似滚动的烟尘弥漫着日渐清醒的思绪。
  吐谷浑,一个北方鲜卑民族的部落,一群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群体,将幽黑的头颅和深邃的目光埋进峥嵘岁月的万里黄沙中,只有横陈的瓦砾、古老的传言和现实的裂痕,依稀辨认出当年征战疆场的猎猎英姿。
  悲叹啊,一群游走的魂,却意外地选择了一片血色凝重的土壤,在古洮州源远流长的千年故事中,他们不能曾下辉煌的足迹。
  一片废墟,一截古文化的一句的残章断句,醒目地把根留在古老的土地上,恰如思想者绵长的缕缕青丝,在惠风的吹动下,发出苍凉的嗟叹。
  谁的身影环绕着牛头城古老的遗址,被我清凉的语言揭开神秘的光颜?
  谁的心声落定在历史的册章中,用毕生的血汗搜寻着一个久远的梦?

  简评:
  公元1590年,大明万历十八年五月初五,那天的牛头城里,远近村落的人正聚集在前城欢度节日,戏台上正闹得欢,从兵将守卫地势稍高的后城突然流下一股血水。原来鞑靼骑兵趁节日进攻了城堡,城堡很快攻破,守城的将领誓死作战,头颅被敌人一刀砍下时,依然不倒,顺手在地上抓了一个牛头便按于颈上,再战。敌人以为天神助战,才退……“牛头城”从此得名。
  而“面对废墟”,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因此常常翻江倒海。“面对废墟”,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可以像一个王者一样远溯自己的源头。“面对废墟”,我们常常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不像那些只有区区二三百年历史的国家,无“家”可归;那奔腾如江水的情思,无处可去……
  尽管包含其中的,大多是刀光剑影,是无数早已湮没的民族的呻吟。
  但就像天空是空的,可是飞鸟已经来过。
  试问,谁又能像不倒的山岳,且它们也不能在大地上——永恒。        (黄钺)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