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心系美丽家乡和民族教育的思想者
◎ 扎西才让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5月1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和一个人的结识、了解和熟悉,显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他的学识、性情和理想的知悉,更是一个逐渐明晰的过程。我结识并熟悉杨春景,正是如此。起初,我认为他是歌咏家乡的诗人。后来,则认为他是倾情于民族教育的思想者。正是这样的思想者,为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基石般的作用。
  杨春景,藏名耿哲,卓尼县车巴沟人。作为诗人,他的大量的诗作,都表达的是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在《水乡麻路赞》一诗中,他以游子的身份,对家乡进行了深情的赞美:“求索的路上/总有阿妈慈祥的目光照亮/雪山的闪光/总有阿爸祈祷的经幡飘荡/生命不息使信仰焕发光芒/洮河呵护的麻路/是我们生息的故乡//时间的眼睛/追逐地平线上不落的太阳/深沉的史诗/在世代的血管里沸腾流淌/自由之鸟在每个黎明歌唱/神奇的林海风涌松涛茫茫/车巴河滋养的麻路/是我们永远的天堂。”这甘南小镇麻路,是诗人生息的故乡;这一方溪流车巴河,是诗人永远的天堂。这种感情,是游子对家乡不舍的眷恋。
  不仅在诗歌里处处表达赤子之情,杨春景还在他的散文中,也用诗歌一样优美的语言,写故乡的花海、河流、群山、森林……表达着游子的心声。在《草原欢歌》中,“春风温熙地吹荡,草原霎时变得万紫千红!赤红如丹的,金光耀眼的,粉红的、大红的、米黄的、鹅黄的……放眼望去,红一片、金一片,如彩霞落地,如花灯一齐竞放!”故乡壮美的花海,使他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草原啊,你是花的世界,你是美的源泉!”
  所以,作为一名民族诗人,他最终还是把深情的笔触落到了对家乡发生巨大变化的赞美上:“纸笔记录了我们的历史,但却没有一页提到帐圈的黑夜,偌大的银河系就不能有一颗星能摘来照亮我祖辈生息的帐篷,照亮孩子的教室,照亮阿妈面前案上的针线,照亮姑娘们背晨曦水的路吗?”他自问自答:有的!“路灯,桔红色;屋顶灯,荧火色;壁灯,奶黄色;落地灯,却是大约色的光。”他感慨道:“我的家乡因为摘来了一片繁星,便充满了现代生机。摇曳的油灯光已成了过去的历史,电灯下我展开一页信笺……摘下更多的星辰吗?是的,明天我们将再摘一片繁星。”他以自然之子的形象,热爱着家乡的万物,体察着故土的变化,歌咏着这日新月异的新的时代。对家乡的厚爱,培育了他寸草回报的夙愿。
  这寸草回报的夙愿,也体现在对民族教育事业的热情上。杨春景当过教师、校长和分管教育的负责人。这样的工作履历,使他与民族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长期从事民族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在民族教育研究特别是藏族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多年从事民族教育、积累丰富的办学经验的情况下,撰写了《发展民族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学校结构布局之我见》、《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加强双语教育,健全民族教育体系,促进民族教育健康发展》等有观点、有思考的论文,并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在业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收入《二十一世纪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改革前沿理论文献大系》、《中国社科文集》等重要文集,多篇论文荣获全国性学术成果奖。他本人也被评为副教授,被聘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兼职教授,业绩编入《中国当代教育科研成果概览》一书。由于他在民族教育研究方面颇有成绩,他成为我州民族教育发展进程中较为重要的参与人之一,先后参与了《甘南州藏族中小学工作试行条例》、《甘南州藏语文工作条例》、《甘南州关于积极稳步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甘南州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条例和一系列规章性文件的起草或修订工作,还多次应邀参加过全国和全省学术研讨会,论文收入《二十一世纪理论研究与实践》、《光辉的历程》等教育论文集,他本人也被聘为《中国民族教育》、《民族教育研究》杂志特约撰稿人,被评为全省干部理论教育培训先进个人,受到省委宣传部的表彰奖励,为我州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贡献了他的微薄的力量。
  这样,一个心系美丽家乡和民族教育的思想者,就凸显在我们面前了。翻阅杨春景发表在省内外报刊上的文章,就会注意到,他的思考,集中在对民族文化学者人格魅力的反思、对自我的不断省视等方面。如何做一名文化学者,应该具备怎样的人格魅力?带着这个问题,他写了《潜心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血脉的精英——怀念著名学者毛兰木老师》《严谨创作的不倦精神永存——怀念著名诗人丹真贡布老师》《深远的民族教育情怀——由赛仓教授文集出版发行所想到的》等追忆性文章,讴歌和赞美为我州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的人士,给自己树立的楷模,指定了前行的方向。同时,他也常常每日“三省吾身”,撰写了大量的杂感和随笔,如《有感于“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由“自以为是”想到的》、《小议“诲人不倦”》、《有感于“我不如”与“自知之明”》、《用平常心态看得失》、《论“认真”》、《漫谈谦虚》、《“尊重”漫语》等,主要内容就是针对自身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作深入浅出的剖析,借此提醒自己、要求自己。
  对故乡的无限热爱,对民族教育的深入研究,对自我的不断省视,杨春景以思想者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