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泉城新貌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5月2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上接一版)
  群众所盼的事就是大事,就是最重要的事。舟曲县将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针对群众习惯改变难、长期坚持难等问题,健全完善示范引领、分片包干、“门前三包”、村民自治、典型带动、目标考核六项机制,将村庄环境卫生划分为农户责任区和公共责任区,农户卫生区实行“三包管理”和“五户联包”,公共责任区实行专人保洁,实现了整治责任全覆盖。号召群众人人献出一份力,齐心协力,尽快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生活环境,精心打造美丽乡村新形象。 
干部群众齐出动 比学敢帮争模范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样恬静、美好、温暖的画面令人向往。南峪村居民开心地说:为了巩固环境卫生整治的成果,我们买了80斤花种子,在房前屋后闲散地方都种上花,花开之后环境优美了,大家心情更好了。
  实施“新老城区亮化”工程,采取企业单位自筹的方式,对新老城区临街办公楼、住宅楼等84栋建筑近10万平方米的区域,统一进行亮化,提升城区整体形象。破除广告标牌乱贴的顽疾,紧盯公路沿线、村庄内部、沟道深处和旅游景区等区域,全面清理渡槽、桥涵、护坡墙、民宅墙体上乱贴乱写的小广告、破损横幅、陈旧标语等,全面整治乱接线路、私设“黑杆子”等现象,做到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破除废旧机械乱放的顽疾,全面整顿取缔公路沿线、白龙江河道内废弃的砂石料厂、工棚厂房、机械设备,全面清理整治车辆维修点乱停、废品收购站杂物乱放等,做到规范有序、摆放合理。破除建筑垃圾乱倒的顽疾,畅通建筑垃圾出口,坚决整治路边、河道、沟渠乱倾乱倒建筑垃圾的行为,严厉查纠工程运输车辆沿路抛洒滴漏工程渣土、砂石料、建筑废料等现象,做到严格管理、有序疏导。破除农村柴木乱堆的顽疾,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向干部群众形象习惯转变延伸,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清理沿路沿江、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的柴草木料,消除火灾隐患,实现乡村整洁,助推生态文明小康村创建。破除农户庭院脏乱差的顽疾,广泛开展“爱家护卫”星级评比活动,要求农户房前屋后做到空地无垃圾、水沟无污泥;屋里屋外各类物品摆放整齐清洁、灶台无污尘、门窗无尘灰、小院要干净等,每月底评星一次,并印制悬挂流动小旗,以示鼓励、鞭策,在全县农村兴起改陋习、讲卫生的文明新风。
农村要想奔小康 环境卫生先变样
  巴藏乡后北山村村民杨永生说:“卫生好了,心情也舒畅,现在一大早起来,首先想做的就是打扫卫生,扫院子,扫门前巷道,大家都很自觉,干干净净奔小康多好呀!”
  在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舟曲县以四大班子在家领导率先垂范,带头上街扫马路、捡垃圾、清沟道,为有效推动全民保清洁、人人讲卫生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县直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各自卫生区域,重点对沟渠、墙角旮旯等卫生死角的积存垃圾和违规小广告进行彻底清理。各乡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对背街小巷、河道、库区两旁等卫生死角的积存垃圾和公路两旁乱堆乱放柴草、粪土、砂石和废旧机械设备、废弃工棚、简易板房及废旧、残留地膜等进行了集中清理。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对白龙江沿岸乡镇砂石乱堆乱放,占道经营、车载占道经营进行了彻底整治;对新老城区主街道乱停乱放、随意掉头、人行道停车等现象进行了专项整顿。群团组织、教育系统扎实开展“热爱家乡,保护环境”、“小手拉大手环境大整治”等主题活动,辐射群众主动参与集中大清扫活动。此次活动,共发动干部群众8000余人,出动垃圾清运车辆30余台次,清运垃圾数十吨。有了组织、制度的保证,又有了清洁队伍和领导干部的尽职尽责,加上群众日常自觉维护,舟曲县的村容村貌变得越来越美。
  简单的打扫卫生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了,由于经常一起劳动,平时不见面的熟络了,平日有点小矛盾的化解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其次,户外清扫的时间增多,也让村容村貌及人们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此外,经常巡视街道,治安好了,人们更有安全感了,一心一意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