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舟曲讯 (记者 张成芳 通讯员 李贵成)去年以来,舟曲确定了“一年净化、两年亮化、三年美化”的工作目标,突出城区管理这个重点、农村整治这个难点,全力实施“3456”工作法,经过大力整治,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三个作用”推动,人居环境得到新优化。坚持党组织示范引领,党员干部实干带动,群众主动参与,推动重点整治举措落地生根。各级党组织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先锋引领行动的重要载体,集中清理各类垃圾,强化常态化治理,全力推动重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对责任区域整治工作作出承诺,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实现了以干部的实干带动群众大干的目标。广泛开展“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等活动,紧紧依靠群众强力推进。 强化“四个到位”保障,整治基础有了新夯实。组织领导到位。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深入村组督查,研究推进措施办法,做到了重要工作一线落实、重点整治问题现场督办;县级包乡干部、各乡镇、单位主要负责人把责任落实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有力推动了重点整治深入开展。宣传引导到位。充分利用舟曲有线电视台、掌上舟曲等宣传媒介,全方位、多视角宣传整治工作成效,树正面形象、大力宣传推广,抓反面典型、倒逼工作落实。经费保障到位。去年投入专项资金700余万元,今年列支专项资金100余万元,重点用于垃圾清扫、清运、填埋等综合整治。督促检查到位。紧扣问题导向,强化专项督查、现场反馈、限期整改,去年以来开展专项督查60余次,下发督查通报50余期、督办单140余份。 坚持“五个结合”整治,乡村面貌发生新变化。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党政绩效考核。结合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修建垃圾池200余个,购置垃圾箱210余套、垃圾桶4000多个、小型垃圾车24辆,为每个行政村配备2—3名卫生保洁人员,做到了垃圾收集有设施、打扫清运有专人、填埋处理有定点。结合旅游产业发展,实施了总投资7415万元、涉及拉尕山、翠峰山、沙滩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旅游项目,景区整体形象和旅游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务实苦干,破解难题,有力推动了各项整治措施落实见效。结合干部队伍执行力建设,在每周五进行环境卫生大扫除的基础上,每月又确定了“全县干部群众集中清扫日”,万名干部群众齐动手、大清扫,全县上下讲卫生、除陋习、树新风的文明意识不断提高。 健全“六项机制”落实,精细管理迈出新步伐。针对群众习惯改变难、长期坚持难等问题,健全完善示范引领、分片包干、门前三包、村民自治、典型带动、目标考核六项机制,将村庄环境卫生划分为农户责任区和公共责任区,农户卫生区实行“三包管理”和“五户联包”,公共责任区实行专人保洁,实现了整治责任全覆盖。实行周督查、月排名、半年考核,县委先后对整治工作不力的乡镇和单位班子成员进行了集中约谈,倒逼责任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