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美丽的甘南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5月3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王银成


  □王银成

  地处甘肃西南部,故称“甘南”。它在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交界处,一个风光秀美的地方,像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放射着灿烂的光彩。
  远古的甘南,从三河一江流域的旧石器、新石器遗址遗物,马家窑、齐家、辛甸、寺洼等古文化遗迹中,佐证着几千年的沧桑岁月。     
  远古的甘南,古西羌地。古羌甲骨文中,唯一一个民族称号的文字,一个游牧民族的泛称,记载了中国人类最早的族号。
  那时,甘南州府地,泉水小溪交错,荒野沼泽的草滩。这里人烟稀少,粮食稀缺,在山原林草间栖息着众多的珍禽异兽,经常有三五成群的羚羊、石羊、雪鸡、野牛等动物出没。生活在这片高原上被称谓“戎”的先民们,靠打猎过日,身披树叶、穴居野处、茹毛饮血,在冰天雪地的寒冬里,围着篝火取暖,开始走向文明。后来,人们将此地称为“黑错”,意为“羚羊出没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期,古西羌首领无戈爰剑,在这片高原上建立羌族政权,广泛传播牧养、农耕生产技术,这里便成为最早将农、牧业生产传入青藏高原东部而著成于史的北塞重镇。
  远古的甘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这里,千百年来,氐羌诸部、鲜卑、吐蕃、汉、回、蒙民族用大山一样的脊梁,草原一样的胸怀,江河一样的情意,坚强、勇敢、勤劳、粗犷、慓悍、奋发的精神,接受战争烽火的洗礼,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肆虐,战胜了一道道艰难的坎坷,从高山峡谷,河谷川流,森林草原中走来,共同开辟了“丝绸南路”,成为中原联系西域、西藏、印度的交通要道。
  远古的甘南,金戈铁马的征途,商旅蜿蜒的古栈道,骡马驼队的蹄声,梦想与财富,希望与繁荣,在这里蓬勃生长;文明与文化,在这里交融交汇;谱写了甘南辉煌的历史篇章,创造了甘南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
  跨入新世纪,远古的甘南,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从深厚的历史积淀中脱胎换骨,走出封闭,敞开胸怀,从贫困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繁荣。如今,以甘南州首府合作市为中心,二纵二横的公路网骨架,架起了东抵兰州,南通成都,西接青海,北临临夏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临合高速公路,钻山越谷,直通甘南,缩短了城市与城市间的距离;城市中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古老与现代建筑相衬相融,显示着高原上独有的魅力;宽敞整洁的柏油路上,温馨的人行道上,宽阔宏伟的广场上,繁华的大街小巷里,无处不跳跃着现代文明的节奏;美丽的草原上,夏河机场一架架起飞的客机,像高原上放飞的雄鹰,飞翔在蓝天,俯瞰秀美的山河,飞过广袤辽阔的草原,星罗棋布的湖泊,浩瀚葱郁的森林,高山雪峰……飞向兰州、西安、银川、成都、拉萨。
  是的,美丽的甘南,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千姿百态的自然生态旅游,古老而神秘的名胜古迹,纯朴独特的风土人情……
  正在飞向世界。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