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杏花春雨在江南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6月0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杏花与春雨,是自然界的一对佳偶。古典诗词中的杏花,多以春雨为衬,如唐王涯《南浦杏花》:“胭脂万点怯春寒,蓓蕾枝头绛雪干。昨夜南风春雨过,玉人晓起揭帘看。”北宋欧阳修《田家》:“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杏花,春雨,最好是在江南。元人虞集的《风入松》一词,结句就是千古传颂的“杏花春雨江南”。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有一幅虞山派之领袖人物、清代画家王翚所绘的《杏花春雨江南》。绢本,设色,纵81厘米,横51厘米。钤有“石谷”“王翚之印”。此图是王翚《仿古四季山水图》屏风组画中的一幅,描绘的是江南春景。在构图布局上,小径、树木、庭院,皆随河流之势分布,疏密得当,既不拥挤,也不显孤单零落。此图的亮点还在于色彩的运用:画中设色以青绿、赭石为主,只在树干和房屋勾勒上略施墨笔,而杏花则以淡紫色点缀。此画的另一突出之处是对“有人之境”的营造,从近景之中的小桥流水、竹篱茅舍,到中景一组遥相对应的长列屋舍,再到远景隐于群山树林中的错落有致的庭院,连同画中泛舟江上的渔船、悠然自得的渔夫,无不透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杏花、春雨、江南的意象组合,应该是王翚心中最美的意境。他曾另有一幅《杏花春雨图》传世,立轴,绢本,淡设色。此图作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二月,作者时年59岁。这个时期,他广为吸取前人技法,融会南北诸家之长。此图上有作者题诗“一夜池塘春草绿,孤村风雨杏花深”,系承袭元代诗人、画家倪瓒的诗句“一夜池塘春草绿,孤村风雨落花深”。落款为“乌目山中人王翚画”。右侧有近代山水画家、文物鉴定家吴湖帆先生的题跋。画面上双峰对峙,一脉泉水,蜿蜒曲折。远处山间云雾缭绕,竹林隐现。近景水面开阔,四周杏树围绕,杏花艳艳。图中人物若干,有在临水的亭阁内观赏杏花的文人雅士、有荷薪归来的农夫、上山砍柴的樵夫、有骑驴过桥的旅人。整幅画设色淡雅,用笔秀逸脱俗,极具生活气息,颇有世外桃源之逸趣。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