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农村学校和城里一样好
——舟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6月09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李建舟 张继元


农村学校和城里一样好 ——舟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记者 李建舟 张继元

  “这的学校和城里一样好。以后,我的孩子就在这上学啦!”在舟曲县立节乡中心小学采访时,村民严琴告诉记者。
  立节中心小学告别了过去尘土飞扬的操场和破旧不堪的教学楼,巴藏中心小学告别了单一简陋的学习器材和陈旧过时的教学设备……这是舟曲县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直接成果。
  近年来,舟曲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均衡等多种措施,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城乡花朵共享阳光雨露,为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竖起了新标杆,聚合了正能量。
“硬均衡”:全力改善办学条件
  雨后碧空如洗,位于舟曲县山字河口的藏族中学显得异常恬淡静穆。翻修一新的食堂、硬化的水泥操场、充满地域特色的文化墙、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让这所农村学校与这里的景色和谐一体,相得益彰。朗朗书声从远方传来。然而,谁能想象,就在几年之前,这里却另是一番破败的景象:操场坑坑洼洼,食堂墙皮散落,学生宿舍拥挤不堪……
  搞教育均衡,硬件是前提,核心在农村。近年来,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舟曲县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年改薄项目共计投资4405.6万元。
  在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县的过程中,舟曲县教育局对农村寄宿制中小学进行高质量建设。县6个乡镇九年制学校和2所独立初中整合到峰迭新区中学集中统一办学,保障了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权利。逐步恢复了42所村级教学点,有效解决了农村学龄儿童上学不便问题。2015年第八批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2138万元,新建舟曲县藏族中学学生宿舍楼和综合实验楼、厕所及附属设施;操场、护坡治理及附属工程,建筑面积共计11240平方米,解决了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土操场、土围墙问题,使农村学校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
  不仅如此,该县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教学设备升级。2015年,完成415套电子白板、1120台计算机的分配,42所学校的校园监控和教育局终端设备安装运行。各乡镇中心以上学校已拉通了光纤,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全县“三通两平台”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条件。
“软均衡”: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软均衡”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只是硬件上的均衡,更是在教师素质、学生能力、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关系着学生的未来,而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舟曲县立节中心学校校长张仁民如是说。为了使“软件”更硬,舟曲首先实施了教师全员培训,争取各级培训机会,选派教师外出学习。组织参加国家、省、州培训204人(次),组织130人参加了全县中小学校长培训班,邀请4名全国知名专家对全县693名班主任进行了系统培训。组织138人参加了新分配教师的岗前培训,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更新课程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目前,该县调整了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学科分布、学历水平等方面的规划,在全省范围内引进23名符合条件的高中教师。分配了事业单位招录的20名中小学教师、118名幼儿园教师、12名工勤人员。对135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了交流调动,组织三区人才支教22人,援教顶岗42人,争取通过转岗、培训等方式配齐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教师,满足教学需求。全面落实民生实事,县政府自筹资金462.58万元,严格按标准落实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班主任岗位津贴,为1088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319.38万元,为731名班主任发放岗位津贴143.2万元,极大地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加大改造力度,各个学校在建设“特色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上下功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生活,拓宽学生眼界,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处处彰显着浓浓的育人氛围。
  在教学质量上,保证规范办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同时,组织完成了全县教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报名注册参加活动的中小学教师达2067人,实际“晒课”人数1498人,注册专家15人,注册教研员83人,全年上报优课1100节,其中83节被评为县级优课,34节评为州级优课,1节评为省级优课。开展了语文、数学观摩教学听课评课活动。聘请兼职教研员43人,按照学科结构确认了15名骨干教师,15名学科带头人,18名教学能手。
“爱均衡”:全方位促进教育公平
  让每一个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维护教育公平,有效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让“爱均衡”成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这是舟曲县始终坚持的教育宗旨。
  今年以来,舟曲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切实加强对全县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加强进城务工子女入学保障,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加强学生资助工作,2015年共为1725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出资金986.27万元。全年收回贷款34.94万元,提前还本结息470万元,还款率为100%。全年为290名中职学生、1258名高中贫困生、379名贫困幼儿共计发放资助金303.34万元。
  如今,舟曲一座座崭新的教学楼、宿舍楼取代了年久失修的破旧校舍,学校越来越漂亮;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在这里生根,教师的整体素质越来越好了,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了。在这里,让人感觉到了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记者 李建舟 张继元

  “这的学校和城里一样好。以后,我的孩子就在这上学啦!”在舟曲县立节乡中心小学采访时,村民严琴告诉记者。
  立节中心小学告别了过去尘土飞扬的操场和破旧不堪的教学楼,巴藏中心小学告别了单一简陋的学习器材和陈旧过时的教学设备……这是舟曲县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直接成果。
  近年来,舟曲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均衡等多种措施,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城乡花朵共享阳光雨露,为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竖起了新标杆,聚合了正能量。
“硬均衡”:全力改善办学条件
  雨后碧空如洗,位于舟曲县山字河口的藏族中学显得异常恬淡静穆。翻修一新的食堂、硬化的水泥操场、充满地域特色的文化墙、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让这所农村学校与这里的景色和谐一体,相得益彰。朗朗书声从远方传来。然而,谁能想象,就在几年之前,这里却另是一番破败的景象:操场坑坑洼洼,食堂墙皮散落,学生宿舍拥挤不堪……
  搞教育均衡,硬件是前提,核心在农村。近年来,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舟曲县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年改薄项目共计投资4405.6万元。
  在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县的过程中,舟曲县教育局对农村寄宿制中小学进行高质量建设。县6个乡镇九年制学校和2所独立初中整合到峰迭新区中学集中统一办学,保障了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权利。逐步恢复了42所村级教学点,有效解决了农村学龄儿童上学不便问题。2015年第八批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2138万元,新建舟曲县藏族中学学生宿舍楼和综合实验楼、厕所及附属设施;操场、护坡治理及附属工程,建筑面积共计11240平方米,解决了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土操场、土围墙问题,使农村学校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
  不仅如此,该县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教学设备升级。2015年,完成415套电子白板、1120台计算机的分配,42所学校的校园监控和教育局终端设备安装运行。各乡镇中心以上学校已拉通了光纤,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全县“三通两平台”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条件。
“软均衡”: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软均衡”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只是硬件上的均衡,更是在教师素质、学生能力、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关系着学生的未来,而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舟曲县立节中心学校校长张仁民如是说。为了使“软件”更硬,舟曲首先实施了教师全员培训,争取各级培训机会,选派教师外出学习。组织参加国家、省、州培训204人(次),组织130人参加了全县中小学校长培训班,邀请4名全国知名专家对全县693名班主任进行了系统培训。组织138人参加了新分配教师的岗前培训,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更新课程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目前,该县调整了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学科分布、学历水平等方面的规划,在全省范围内引进23名符合条件的高中教师。分配了事业单位招录的20名中小学教师、118名幼儿园教师、12名工勤人员。对135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了交流调动,组织三区人才支教22人,援教顶岗42人,争取通过转岗、培训等方式配齐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教师,满足教学需求。全面落实民生实事,县政府自筹资金462.58万元,严格按标准落实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班主任岗位津贴,为1088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319.38万元,为731名班主任发放岗位津贴143.2万元,极大地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加大改造力度,各个学校在建设“特色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上下功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生活,拓宽学生眼界,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处处彰显着浓浓的育人氛围。
  在教学质量上,保证规范办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同时,组织完成了全县教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报名注册参加活动的中小学教师达2067人,实际“晒课”人数1498人,注册专家15人,注册教研员83人,全年上报优课1100节,其中83节被评为县级优课,34节评为州级优课,1节评为省级优课。开展了语文、数学观摩教学听课评课活动。聘请兼职教研员43人,按照学科结构确认了15名骨干教师,15名学科带头人,18名教学能手。
“爱均衡”:全方位促进教育公平
  让每一个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维护教育公平,有效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让“爱均衡”成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这是舟曲县始终坚持的教育宗旨。
  今年以来,舟曲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切实加强对全县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加强进城务工子女入学保障,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加强学生资助工作,2015年共为1725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出资金986.27万元。全年收回贷款34.94万元,提前还本结息470万元,还款率为100%。全年为290名中职学生、1258名高中贫困生、379名贫困幼儿共计发放资助金303.34万元。
  如今,舟曲一座座崭新的教学楼、宿舍楼取代了年久失修的破旧校舍,学校越来越漂亮;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在这里生根,教师的整体素质越来越好了,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了。在这里,让人感觉到了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