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在帮扶村的日子里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6月1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宁富宏

  一年前,我肩负着党组织的希望与重托,忐忑不安地来到临潭县八角乡茄羊村。那时,正值农忙季节,田间地头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熟知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我深知,不管时光如何变迁,基层群众特别是一些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最盼望的就是早日摆脱贫穷落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尽快过上富裕的日子。因此,我暗下决心,要倍加珍惜这次挂职锻炼的机会,决不能辜负党组织的殷切期望,要把能不能富有成效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能不能帮助村级经济尽快走出困境,作为检验自己群众观点强不强、工作实不实、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好不好的试金石。
调查研究,吃透村情民意
  驻村以后,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我尽快转换工作角色,主动融入群众,积极开展工作。在州审计局党组、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的大力支持下,抽调5名干部组成帮扶工作队,利用一周时间开展了“下村组,看基础条件,访存在困难,问制约因素,谋发展之计;下农户,看生活面貌,访合理诉求,问政策落实,谋群众增收之路;下田间,看产业形势,访群众所盼,问社情民意,谋产业富民之策”的“三下三看三访三问三谋”活动,对帮扶村基本情况和贫困原因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研究。茄羊村位于八角乡东南面,境内山大沟深,山高坡陡,耕地绝大部分为山地、半山地,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长期以来都是广种薄收、土地回报率低。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98户410人,196个劳动力,贫困人口24户96人,其中预脱贫9户40人,未脱贫15户56人,贫困面积约占全村总人口的23.4%。药材种植业、牧业、劳务输转是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420元。经过调查分析,茄羊村农户贫困的因素主要有:人多地少,缺少劳动力,且靠天吃饭;大多数贫困户都是靠体力吃饭,没有脱贫致富的手艺和技术;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差;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户大多数是发展第一产业,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较少,收入结构单一;思想观念落后,农户对未来的发展观念模糊,缺乏打算,更没有实际行动,甚至有部分农户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
因地制宜,共谋帮扶之策
  针对茄羊村目前现状,我们先后多次召集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驻村工作组、村“两委”班子成员、帮扶工作队队员参加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工作,并组织大家对省、州实施“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和惠农政策进行学习,使每个驻村干部都能准确把握不同阶段“双联”行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以及“精准扶贫”的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等有关政策,做到每个职工都能熟悉相关政策。结合茄羊村气候阴湿,较适合种植当归、黑药、党参、柴胡等中药材,药材品质、品相较好,该村群众平均每户都有1—2亩的药材种植的优势,以及草山资源和林地面积相对丰富,农户习惯散养秦川牛、绵羊、山羊等,适宜发展畜牧养殖业,可逐步从小家庭散养到规模化养殖过度,从而形成小规模种养加工基地等特点,在广泛听取群众代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共谋茄羊村脱贫致富之策,共商帮扶的具体项目和措施。并根据州审计局党组的统一要求,重新修订了“两规划一计划”,研究制定了《2015年双联行动计划》,确定了《茄羊村贫困户花名册》,帮扶项目涉及道路建设、文化广场建设、畜牧业养殖、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方面。
倾注真情,全力为民谋福
  驻村期间,我们采取“机关支部+村支部”联帮共建的方式,努力争取,得到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在帮扶工作队积极汇报下,州审计局党组先后9次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实地走访慰问贫困户10户,送去慰问金1万元;帮助5户致富带头人发展养殖种植业,户均补助1500元;针对村“两委”班子村级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该村解决办公经费3.2万元,村文化广场征地费4万元,落实项目建设资金48万元;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解决农民技能培训费4万元,村级防疫点建设资金14万元,环境卫生集中治理资金10万元,将该村列入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范围,落实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帮助村级解决了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使一些重点公益性项目得以实施、一批产业规划得到落实,广大群众得到不少实惠。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帮扶实践活动,既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又使自己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健章立制,加强规范管理
  在帮扶工作中,我们注重把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探索建立了工作报告和情况反馈制度,对驻村工作定期开展“回头看”,强化帮扶工作队队员责任落实和教育管理。建立了例会制度,规定每周一为工作队例会日,要求工作队员对上周开展的工作进行汇报,讨论存在的不足,并安排部署下周工作。建立了学习制度,每周三下午为学习日,学习有关的理论、方针、政策,以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建立了工作台账制度,印制了《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台账》,详细记载联户干部情况、被联户基本情况、年度帮扶计划、工作日志和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对帮扶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建立了信息报送制度,对“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亮点做法和典型事例,及时进行总结推广,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科学研判,认真分析,提出对策措施。建立了考评制度,工作队员坚持吃住在村,坚决做到不吃请、不扰民,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帮扶队工作与综合目标工作挂钩考评,制定了《帮扶工作队目标管理制度》,增强了干部帮扶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推动工作全面落实和“双联”以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建立了请假制度,切实做到有事请假,不迟到、不早退。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