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美丽的措宁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7月0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马欣


  □马欣

  早晨,一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踏一条幽径,独自去欣赏大自然的交响曲。你听,“哗哗哗——”那是交响曲的第一个音符,第一份色彩。“哗哗哗……”湖水欢快的唱着,像一曲无字的歌谣。
  此时身处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境内海拔三千四百米的尕海草原,有一个碧波荡漾的湖泊,她就是被当地牧民称为圣洁的尕海湖。尕海湖所在的地域,当地藏族称之为“措宁”,就是“牦牛走来走去的地方”,尕海湖水草丰茂,使许多珍稀鸟类南迁北返的落脚点和繁殖基地,黑颈鹤,灰鹤,天鹅等珍禽遍布湖边草滩。单单是这段文字,就让人不禁联想到,烟波浩渺的湖边,成群的珍禽,有的在觅食,有的在相互嬉戏,也有的在小憩,一有点风水草动,惊扰了这些鸟儿,忽的成群的鸟儿从湖边草滩各自散去……
  想到这里走进蒙蒙细雨中的尕海湖,你可以在缠绵的春雨中,独自漫步在草地,任凭飘洒的细雨在睫毛上挂上一层细密晶莹的水珠。仰着脸,接受雨丝的爱抚;伸出手接受大自然的馈赠,尽情领略那不可言说的妙处。
  陶醉在这纯粹的自然原貌不知不觉天已放晴,坐在松木制的凉亭上,将脸颊紧紧的贴在松木上。嗅着松木独有的芬芳,享受着阳光的青睐,一瞬间,感觉穿越回了史前,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走在木桥上“嗒、嗒”——鞋尖碰触桥梁的声音。偶尔,身旁会钻出一只小小的、圆球样的鼠兔,睁着一双纯净的眼睛望着我,然后,飞快的钻回洞里。我蹲下,看看它打的洞:宽阔,但又不能让他人进入;黑暗,但又有一丝光亮;幽深,但对我而言很短小。木桥下,是葱郁的草海——说是草海,不如说是花海:夏天的时候,湖畔千姿百态的各色野花绚烂开放,黄色的风信子一样的一朵朵小花簇拥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花球;一朵朵薰衣草一样的紫花骄傲的昂着美丽的脸庞;一朵朵浅蓝的花朵在褐色枝叶的映衬下显得分外耀眼……怎能说不是花海?在夏天,牦牛和羊儿悠闲自得地咀嚼着青草;远处山坡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正在怒放,到处是金灿灿的一片……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藏族牧人,信仰佛教,奉守不杀生的信条,视珍禽莅临为吉祥,从不惊扰更不伤害它们,于是这里成了不远万里迁徙来此候鸟的“香巴拉”。
  此时清凉的湖水泛起微微的涟漪,带着独特的芳香,欢唱着,流向远方。阳光,照在水面上,洒下一片片被撕碎的金箔,轻盈,美丽,立于浪尖。张开双臂,让自己的灵魂与这湖水融为一体。高空的白云和周围的山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湖水天影融为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中,唯一浮动的就是一些飞鸟了。人们说出山色多变,其实,湖色也多变,淡蓝、深蓝、浅绿、墨绿,在湖面上,界限分明。
  而湖畔之上,极致红嘴黑鹤争迈着长腿在徜徉,一派优雅高贵的姿态。在藏族牧人的心目中,鹤是神仙的化身,是祥瑞和美得象征,我们无语,任天降的祥瑞淋浴着我们的心灵。在前方的湖面上,一群黑色的水鸟展翅掠过湖面,飞向更远的天边。微微潮湿的泥土散发出曾经在它身上停留过的候鸟的味道。
  此时面对空空荡荡的尕海湖,你一定正疑惑那成群的牦牛在什么地方,听!那如同山峰倒塌的声音,亦像山洪来临的声音。看!一群黑色的牦牛从我们右边的草原冲过来,那简直就是一个黑色的军阵,从草原的深处驰来,驰过辽阔的草原,奔向尕海湖。平静的湖面像被一剑刺破,一阵惊心动魄的溅响,哗哗涌过,被撕裂的水面向湖心涌去,旷远的湖水吸纳了哗哗的溅响,吸纳了被撕裂的水面。
  心随景动,从起点,到尽头。我竟痴痴的陶醉其中忘记时间,忘记用相机记录这一切美好!此时夕阳如火,那迸射夕阳的西边天际边如同一片橘红色的锦缎被撕裂,然后化做一片燃烧的火焰。
  尕海湖在夕阳里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金光荡漾,一直荡漾至无边无际的远方。这种景象让尕海湖显得空空荡荡,让站在尕海湖旁边的我们显得渺小如湖畔的一根草。被搅散的夕阳渐渐平静下来,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草原、湖泊和那一群牦牛,还有长久的立于湖畔的那些这些游者。太阳还想再露一下脸,却被湖水给吞没了。尕海湖累了,微微地喘着气,只留下了一抹淡淡的胭脂色……
  傍晚,尕海湖风有点大,一眼望去无边无际,整个尕海,说是湖,其实并没有岸,水面波澜壮阔,发出“哗哗”的水声,温柔恬静,不受风大的影响而变得凶恶了,且这种声音不绝于耳,或许这是湖水在大风的日子里,唱的一首雄壮的歌儿吧!
  总是有这样一副美景,让人难以忘记——美丽的尕海,牦牛走来走去的地方……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