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农牧民家门口的“小银行”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8月05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苏琳喜 杨晓飞 石凯平


  记者 苏琳喜 杨晓飞 石凯平

  以前,我州各乡村农牧民群众要办理小额贷款、咨询金融业务知识、存取款业务等都要到县城。散落的村庄距县城较远,农牧民办业务很不方便。如今,随着村级惠农金融服务站及其“窗口”便民金融服务点的设立运行,有了家门口的这个“小银行”,农牧民群众办理小额贷款、咨询金融知识等就方便多了。
  合作市美武行政村洒洒拉村村民完告想买些牛羊扩大养殖规模,还想买车跑运输,但缺少资金,他首先想到了到村级惠农金融服务站。2015年,他贷款买了牛羊,今年还款以后,他打算再贷款买车跑运输。他说,只要按时还款,再贷不难,拿上身份证就能贷款,非常方便。
  佐盖曼玛乡美武村村民辛文彦以前要到合作市金融机构领取养老金,现在在家门口的便民金融服务点就能取到钱。“外出打工的钱汇到家里后,家里人可以在便民服务点取款,孩子上学付费也更方便。”辛文彦高兴地说。
  佐盖曼玛乡美武村惠农金融服务站站长杨胜明说:“农牧村金融惠农服务站2015年成立以来,我们给群众讲解金融政策,搞好金融服务,收集群众的资料,联系当地金融部门,发放贷款。群众相信我们,我们相信群众,办理业务简便多了。”
  据了解,类似这样的服务站在全州还有246个,覆盖了全州37%的行政村,为群众生活提供了方便。
  村级惠农金融服务站是以政府主导,人民银行牵头,监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推动,村委会实施主体功能、金融机构挂点联系的一种新型农牧村金融服务模式。依托村委会和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在行政村建立的金融服务站,解决了农村银行网点少,金融服务缺位,农牧民金融知识贫乏,融资难,资金使用效率低、受益小、农牧民理财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
  佐盖曼玛乡克莫村便民金融服务点设立在村委会副主任尕藏道吉家中,尕藏道吉是负责人,一个月根据金融业务多少领取工资。
  尕藏道吉说:“这个便民金融服务点去年2月份成立,全村600多人的小额取款都在我这里,能为大家服务,我很高兴。”
  采访间隙,村民才让当智来服务点取钱,他说:“2000元以内都可以到服务点取,不用去合作市,非常方便。”
  村级惠民金融服务站及其“窗口”便民服务点,开展了金融知识宣传,办理金融机构的咨询代理业务,配合征信中心采集农牧户信用信息,安装电话POS机,转账电话、“三农”服务终端,ATM提款机等推广支付业务,协助农牧民办理金融业务,完成各级政府及部门、挂点金融机构交办的相关工作,有效改善了全州农村信用环境,延伸了金融服务的触角,有效提供了一站式农村金融服务,改善了农村金融环境,提升了金融扶贫的精准度。
  据了解,我州已建成惠农金融服务站17个,到2016年末,金融服务站覆盖面将扩大至35%;2017年末,金融服务站覆盖面扩大至70%;2018年末,确保金融服务站覆盖面达到100%。惠农金融服务站的建立,有效填补了农牧村金融服务空白,搭建了农牧民致富的幸福之路,延伸了金融服务的触角,提升了金融扶贫的精准度。惠农金融服务站直接面对广大农牧民群众,是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提供日常金融服务的“一线机构”,是广大农牧民群众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金融服务的神经末梢。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