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俊英
我是州供销社职工,去年7月被州委组织部选派到迭部县旺藏乡水泊沟村担任“第一书记”。担任“村官”后,深入调查研究,走访了解情况,制定帮扶规划措施,使水泊沟村走上了一条符合村情实际的脱贫致富之路。 察民情 纳民言 把脉问诊寻病根 水泊沟村属花园工作站一个行政村,地处白龙江沿岸213国道旁,离迭部县63公里,平均海拔1900—1950米,年平均气温7.5度;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自然条件差,土壤贫瘠,年均降雨量少,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村。 驻村之后走家串户,不到一周走遍了3个自然村,走访了56个贫困户,边走边看,边问边记,围绕村里如何脱贫进行了深入思考。经详细了解,全村耕地多达2000多亩,但以苹果种植为主,苹果产出率极低;该村羊存栏300多只,大牲畜存栏260多头,养殖效益低下,对农牧民增收贡献率不高;长期以来,村民安于现状,思想观念落后,眼光不远,步子不大,发展不快,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针对这一现状,本人提出了“抓产业、促增收,抓项目、夯基础,抓信息、促营销”的脱贫致富思路。 顺民意 集民智 明晰思路促民富 驻村以来,我在农闲时积极组织召开党支部会、党员会和村组干部会,认真听取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意见,针对实际问题,大胆提出了“支部+协会+专业合作社+销售”等营销经济发展思路。 拓展增收门路。通过摸底调查,发现该村青壮年技术和文化程度普遍低下,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对本村18—45周岁的青壮年进行养殖、电焊、瓦工等方面培训,拓宽就业门路。截至目前,20人均获得相对应的资格证书;2015年8月组织部分群众赴天水、庆阳考察苹果裁剪、培育等,为该村苹果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谋划林果产业。由州供销社牵头成立苹果专业互助社,由县司法局、粮食局牵头成立苹果协会,自上而下筹措资金入股互助社,由互助社按照协会及该村进展情况进行一系列融资服务,互助金均用于贫困户或村内公益事业。 协调实施项目。驻村期间发现村民所居住所,地板、墙体、房顶均为木材建造,且住房边上堆放着柴草,户户相连,存在着极大的火灾隐患。第一时间与驻村工作队成员积极向上申报,争取到消防建设项目,预计投资40余万元,至目前该项目已完工。 弘扬群众文化。积极协调县体育局为水泊沟村文化广场配备体育健身器材1套,配合县交通局搞好村文化广场、居民点道路硬化及排水工程建设,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支持村委工作。积极投身水泊沟村日常工作,认真开展建档立卡核查、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处、“两金”收缴等工作,撰写月报、季度上报工作。同时,积极协调引导双联单位开展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州供销社为水泊沟村委会资助建设缺口资金3万元,慰问了21户联系户,为每户送去600元,用于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县司法局帮扶33户,为贫困户送去价值1000元的面、米、油和9000元,为村委会捐赠电脑2台、档案柜1个、办公桌椅8套、三人沙发1个,价值1.5万元;县粮食局为农牧民送去农资商品。 解民忧 谋民利 “电商”落户穷山村 水泊沟村地处偏远山区,山高路远,信息闭塞,农产品卖难问题突出。一次下村途中,本人看到村委会附近有一座移动铁塔,便萌发了实施电商扶贫的想法。运用政策手段积极与县商务局、农牧局、文广局衔接,与村委会干部制定了电商扶贫实施方案,在该村实施了“水泊沟村淘”电子商务项目。通过淘宝店,使村民家的苹果、土鸡蛋、小杂粮、蕨菜等农特产品进入城市,深受市民喜欢,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目前,正和村民一起积极探索一店带一村或多村等电商扶贫模式,让56户贫困户逐步实现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