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菲 孟伟
三年前,这里还是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风光。 今天,这里把这方高原和世界连在一起。 当建设者们在这里挖下第一锹泥土,便注定这片雪域高原必有另一番精彩。从签订托管协议到开航,只用了293天,比原计划进度提前了整整一年,从建设时期的“夏河速度”到运营中的“夏河品质”,甘南夏河机场从蹒跚学步踏步向前,一步步迈向高高原支线机场管理的典范,也为甘南架起了走向全国、联通世界的金桥。 如果把三年的时间转化为甘南夏河机场铿锵向前发展的脚步,那么稳健而有力是最好的注脚: 2013年8月19日甘南夏河机场正式通航,开通西安—兰州—夏河航线; 2014年4月,机场开通西安—夏河—拉萨航线; 2014年9月,通过国家民航局航空安保审计; 2015年10月,完成国家民航局反劫机演练; 2015年12月,开通成都—夏河—银川航线,当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5万人次,与2014年相比实现翻番目标; 2016年6月,实现RNP-AR飞行程序应用,有效解决高高原机场运行减载问题; 2016年8月,甘南夏河机场已保障旅客超过6万人次,同比增长129%;预计当年将突破10万旅客大关,这将成为甘肃省内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最快机场。 明确战略强主业 2013年8月19日,夏河机场在全州72万各族群众的热切期盼中掀开了面纱,当首架空客A319飞机划破长空,载着第一批客人抵达美丽的甘南草原,在场眺望的人们纷纷热烈鼓起掌来。看到飞机降落在机场时,不少人的眼中噙着泪水。 阿木去乎镇牧民卓玛高兴地说:“阿啧啧,草原也有了‘神鹰’,政府专门修了到飞机场的路,宽敞的很,镇上过往车辆多了,比先前热闹了,我这个超市的生意会越来越好的。” 航线开发是机场运营发展的关键基础。甘南夏河机场坚持“航空主战场”战略,深入分析自身区位优势和地方市场需求,结合州委、州政府发展要求,确立了“打通‘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空中桥梁”的战略目标,制定了航线三年开发计划和实施方案,全力构建甘南交通运输新网络,实现甘南人民飞出草原的梦想。 “十二五”期间,甘南夏河机场以扩展航线网络,强化市场推广为基础,连续开通了西安—兰州—夏河、西安—夏河—拉萨、成都—夏河—银川等航线。特别是拉萨、成都等航线平均客座率持续达到80%,市场反应良好。在航线拓展、培养方面,甘南州政府持续给予了大力支持,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协调推动航线开发工作,每年拨付千万余元补贴航线运营,有效促进了机场快速成长发展。通航三年以来,甘南夏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由2万人次增至10万人次,增速连续三年超过100%,位居我省乃至西部地区机场前列。其中,夏河机场货运吞吐量连年实现3倍以上增幅,为促进甘肃地方经济社会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