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州基层党组织按照州委统一部署,围绕中心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发挥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亲和力。现将全州各行各业基层党支部善抓学习教育、规范组织生活、开展民主评议、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服务群众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摘登,希望各单位对照先进典型,补缺补漏,迎头赶上,推动学习教育不断深入。 王立文 赵新章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位于店子乡业仁村的临潭西正开农业发展公司院内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周边群众满载着西兰花、莴笋、娃娃菜、青笋正在排队,工作人员称重、清点着。包装工人麻利标准地重复着一个又一个动作。集装车整装待发,12个冷库发出了“嗡嗡嗡”的声响。收到钞票的“庄稼汉”们脸上流露出掩饰不住的笑容。 正在排队的卓尼县纳浪乡村民李桑丹虽然汗流浃背,但满心欢喜。“高原夏菜的成功种植,使我们的亩产大幅增加,好一点的达到了4000元,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这要感谢临潭县店子乡业仁村党支部。” 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只有110户、483人的村子发展得红红火火?带着疑问,笔者找到了业仁村党支部书记朱志龙。娓娓道来的故事里,呈现出一个基层农牧村党支部在“两学一做”中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生动画面。 发展:不是简单的重复 依托国家帮扶藏区的有利契机,在州县双联单位和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业仁村修建了75座日光温室,占地总面积90亩。这让迷茫中的村党支部一班人看到了希望,“嘉园”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 为了使群众转变观念,党支部一班人和村里33名党员率先示范,6名党员第一时间加入了合作社。同时,邀请县农办技术人员和专家,多次深入大棚种植户开展宣传讲解,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组织69名群众先后赴临洮县实地考察学习日光温室建设;为合作社落实了活动场所和办公用品,为基地修建便民桥两座、防洪河堤500米、围栏2.5公里,购置货车一辆,组织群众安装自动卷帘机36套。 四处“求医问药”过程中,得到了县委组织部、店子乡党委的大力支持。县委组织部积极协调省农科院专家为合作社“把脉”,又为日光温室发展指明了发展红提葡萄的方向。在专家考察论证基础上,村党支部组织大棚种植户,赴永登、天祝县考察红提葡萄栽培技术,学习栽培红提葡萄方面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引进优良嫁接红提葡萄树苗6000株,在20座日光温室中试种,并聘任甘农大常永仪教授为合作社专业技术顾问,全程跟踪指导。2012年种植红提葡萄20座,2014年红提葡萄种植达到45座棚,并在元旦期间上市,每公斤售价30元,每座棚挂果600多公斤,收入1.8万元,45座共收入80多万元,经济效益可观,农户种植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