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立足农民增收 服务群众发展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9月0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上接一版)
  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化发展,乡党委按照“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在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让党组织的优势和专业合作社经济优势“合二为一”。
  红提葡萄的成功种植,进一步扩宽了村党支部的视野。永登西正开科技有限公司成了村党支部高攀的“对象”。经过一次次洽谈,村党支部扛在肩上的引领致富责任和愿望,深深感动了西正开公司陈总,当即签订了合作协议。临潭西正开农业发展公司成立,“鸟枪换炮”——现代化的公司矗立在业仁河畔边上。
  公司审时度势,面对本乡及周边群众大面积种植当归的现实,进一步调整目标,将目光放在了当归的收购加工上,投入了当归烘干和切片生产线,为群众销售药材又上了一道保险阀,2015年收购加工当归150吨。
  为了进一步拓宽周边群众致富渠道,改变春闲冬忙的经营现状,村党支部提议公司发展订单式高原夏菜,这一想法得到了公司股东全力支持。在2015年试种成功基础上,2016年推广到全县8个乡镇及卓尼县部分乡镇,种植面积达26000多亩,签约专业的蔬菜经销商,甘南高原夏菜远销杭州、成都市场。
  面对西正开农业发展公司的前景,朱志龙书记津津乐道,村党支部将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在未来三年时间,建成年烘干1000吨当归及系列产品开发生产及20000吨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年产500吨当归浓缩液及200吨当归结晶粉生产项目,带领本村党员群众及周边乡镇的群众走上小康之路。
引领:化蛹成蝶的魅力
  临潭县西正开农业发展公司的成功,源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源于州县乡党组织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店子村党支部通过认真组织全村党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正确的思想引领航程,以创新的理念引领发展,引领广大农牧民群众探索着发家致富的特色路,以实际行动谱写着“富脑袋”与“富口袋”的华丽篇章。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是强化党组织功能,示范引领是根本。业仁村党支部从2011年起步到初步探索成功的现在,业仁村党支部一班人切实把“示范”作为关键措施,把“富民”作为根本目标,把原来的“行政命令”变成靠活生生的事实引导农牧民,靠细致周到的服务帮助农牧民;把“指手划脚”、“直接干预”变成“做给你看、带着你干”,改变了传统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模式,增强了工作的示范性、直观性,把握了领导农牧村工作的主动权,锻造了过硬的“指挥部”。二是发挥党员作用,先锋模范是关键。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业仁村党支部培养锻炼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骨干党员,打造了一支能够自觉站在经济发展第一线唱主角、挑大梁的党员干部队伍,形成了党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你追我赶当先锋的喜人局面。有效激发全体党员群众投身红提葡萄、当归和高原夏菜种植,不管发展的哪个阶段,始终坚持在产业链上开展党建活动,红提大棚有党员示范棚、蔬菜示范园有党员责任区、冷库有党员模范号、包装岗有党员示范岗,使得在生产、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上都有党员参与,切实把33名党员从一家一户发展的“小舞台”,推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大平台”,使行政村“土专家”、“田秀才”进入村级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提升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健全制度机制,严肃党内生活是重点。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业仁村党支部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工作学习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会议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逐步形成了“以制度管人,按章程办事”的运行机制。现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每天都有干部值班,村民大事小情随叫随到、随找随到,村干部围着群众“转”。在发展的每一个关键点,都认真落实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制度。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和民主评议制度不断促使每个党员履职尽责,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全面开展,组建了党员QQ群、党员微信群,及时有效开展党内活动,凝聚起全村全面发展的中坚力量,用洪荒之力开拓一个又一个奇迹。四是关注增收致富,构建载体是纽带。店子乡业仁村党支部将全村群众的增收致富扛在肩上,紧紧围绕农牧村发展、农牧民增收,注重与联村联户行动、扶贫攻坚行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先锋引领行动,结合实际,大胆实践,认真开展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牧户”四位一体党建促发展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使农牧村基层党组织在农牧村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通过把党支部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与公司(合作社)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优势有机结合,实现党组织引领公司(合作社)发展、党员带动群众致富、公司(合作社)牵动群众增收的新局面,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不仅每年解决剩余劳动力1万多人,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村民和周边群众的收入,改变着群众的生产观念,使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党组织和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切实做到一个基层党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业仁河畔上,元旦期间的反季节红提葡萄、炎炎烈日下的高原夏菜、冬季飘香的当归,铭记着业仁村党支部的故事。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