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石志安) “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简化了旅游企业的登记制度,现在我们旅游企业办业务不要一个小时,还从政策给予扶持,企业发展也有了盼头。”甘南藏羚羊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严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州抢抓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州”创建机遇,发挥地域、文化、民俗等特色旅游资源禀赋,着力打造“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品牌,以减程序、减负担、加服务,加特色为抓手,拓宽旅游业“双创”空间,激发旅游“双创”的活力和动力。 各县市推进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将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度,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进一步简化文化旅游企业名称登记手续,放宽经营范围,实行“一址多照”等制度,实现工商注册便利化。在文化旅游企业创建中启用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实现了网上办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便利服务,进一步放宽了限制、下放了权力、简化了手续,降低了文化旅游企业市场准入门槛。 减少文化旅游企业的申报流程、减免相关费用,并根据企业特点、规模、发展潜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夏河县建立了旅游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的牧宿中心和农(牧、藏)家乐协会,通过牧宿中心平台和协会平台,将到访的游客分散给各个乡村旅游经营个体户,建立了“中心(协会)统一管理、群众积极参与、游客舒心旅游”的一条龙服务方式,既避免了宰客、欺客、黑导、黑点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现象,又解决了部分农(牧、藏)家乐资源闲置问题,增加了群众参与旅游创业的热情,降低了创业风险。 “自从成立了协会,对游客服务规范了,年底大家的收入基本一样,十分感谢政府心系老百姓,为群众致富增收出谋划策。”夏河县桑科乡桑科村村民拉毛扎西说。 舟曲县每年落实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文化产业改革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文化旅游企业,全面落实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群众兴办农(林、藏)家乐,筹资对新增床位进行补助。对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等进行业务培训,提升了旅游从业者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旅游发展后劲。 去年,彭措林卡藏家乐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晓梅农家乐等22家农(牧、藏)家乐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罗志刚、贡保才华等11人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带头人。 目前全州各类旅游文化企业吸收解决旅游从业人员15860人,旅游业日益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个新选择。政府积极培育自助旅游创业,免收相关费用,旅游创业人员不断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