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牢记使命 倾情帮扶
——驻村帮扶工作心得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9月13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杨瑞军

  根据州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于2015年7月起担任卓尼县柳林镇寺台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驻村工作以来,始终牢记挂职干部的责任和使命,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沟通协调,使寺台子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推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建章立制,严抓纪律。建立了学习制度,组织工作组干部每周召开一次专题学习会议,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学习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为顺利完成驻村工作任务奠定坚实的政策理论基础,严格了工作纪律。驻村工作组干部严格做到了“三带头、三不准”,即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带头做艰苦朴素、勤奋工作的表率。不准参与赌博活动;不准收受当地群众的土特产;不准在驻点村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所有开支;建立了总结制度。工作组每月底召开一次总结会议,回顾总结每月的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安排部署次月的工作。并及时向县委组织部、双联办、双联单位和镇政府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建立了调研制度。为掌握帮扶村第一手资料,带领驻村工作队干部,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带头撰写调研报告,并要求驻村干部每人每月撰写一篇以上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
  摸清民情,精准规划。自进驻寺台子村后,本着“下得来,蹲得住,摸得清”的原则,采取家庭走访、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带领工作组干部积极开展村情民意调研,了解寺台子村基本概况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两规划一计划”和贫困户帮扶计划。根据寺台子村在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对照省州县出台的专项扶贫工作方案和意见,商讨制定切实可行的村扶贫攻坚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帮扶责任人和职责,实行挂图作业。积极参与完成了贫困户建档立卡和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深入贫困户开展调查摸底,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了再调查、再核实,进一步摸清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做到了底数清、问题清、任务清。按时完成精准扶贫贫困户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
  尽其所能,帮办实事。通过积极衔接争取,寺台子村“贫困村整村推进”“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列入2016年卓尼县项目实施规划,项目总投资761万元,涉及村道巷道硬化、产业扶贫、民房改造、技能培训、环境整治绿化、文化设施建设六大方面。争取落实寺台子村工作经费2万元,购置了村委会电脑、桌椅等办公用品,改善村级办公条件。积极与州农牧局联系,争取到新型农牧民技能培训项目资金3万元,对村民进行了技能培训。组织干休所医务人员对全村64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并发放了价值5000多元的常用药品。按期完成了寺台子村精准扶贫对象扶贫小额贷款需求摸底、贷款所需材料收集整理上报和“两后生”学费补贴以及低保户调整、危旧房改造、村级互助社建设、农网改造等工作,统计上报了相关信息。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治,确保村容整洁卫生整洁,干净。
  廉洁自律,作风正派。做为专抓精准扶贫工作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我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农业科技和农村管理知识以及省州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会议文件精神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在与村“两委”班子和工作队其他成员共事时,始终坚持以诚相待,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切实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牢记党规,恪守人格,规范言行,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