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坚强的堡垒 飘扬的旗帜
——记玛曲欧拉乡曲河村党支部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9月1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李建舟 通讯员 来少辉


  记者 李建舟 通讯员 来少辉

  6月7日至10日,第七世贡唐仓活佛经师、拉卜楞寺高僧久美华丹加措时轮灌顶法会在玛曲欧拉乡曲河坚赞滩举行,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等周边地区近200多位活佛、高僧,近2万多僧尼、20余万信教群众、3万多游客参加法会。面对法会规模大、辐射面广、人员复杂、维稳任务重的实际,如何发挥广大党员积极作用,维护法会期间的和谐稳定,是县、乡、村三级党组织面临的又一次新的重大考验。
  面对这一特殊任务,玛曲县欧拉乡曲河村党支部在法会筹备、举行、收尾全过程身体力行“两学一做”,严格落实州、县安排部署,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先锋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冲在第一线,在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管理群众中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责任:他们用行动在说话
  按照县委对法会的安排部署,曲河村党支部结合工作职责,及时召开党支部会议专题研究,在村党支部书记次尔考的带领下,全村33名党员迅速行动,主动投身法会前期筹备工作,联合曲河村周边的村级党组织,利用党员集中“冬训”、正月法会等有利时机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32次,教育周边群众1.5万人次。发动党员成立“马背宣传队”,深入牧场帐圈,逐户宣传上级要求和法会注意事项。在走访宣讲的同时,及时了解掌握信教群众思想动态和社会舆情信息,化解调处矛盾纠纷。正是有各基层党组织主动宣讲,广大牧民党员身体力行,使党的民族政策和上级对法会的要求做到周边群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法会的顺利举办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身上的泥巴有多脏,手上的血泡有多痛,脖子上烈日的暴晒有多疼,心底沉淀的为民情怀就有多浓厚,曲河村的党员用行动诠释着责任。
  在法会举办地曲河村草原上,负责法会现场区域划分和设施搭建的施工队五月初已进驻现场,曲河村党支部主动站出来,积极参与,发动带领周边2300多名群众,克服人力较少,能力有限,经验不足的实际困难,会同施工队对法会现场进行标牌埋设、设施搭建等工作,累计协助设立各类提示警示牌、标识标牌1300多块,修建中小桥梁和涵洞20多座,设置供水点1000多处、通信基站25座、购物点1200多处、垃圾收集点400多处、公共厕所220余座。实现了法会期间所需的基础设施全部如期竣工,为法会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为民:他们用诚心在服务
  “两学一做”,关键在“做”。哪里有群众需求,哪里就有党员。法会开始后,在关键时刻,群众党员率先站了出来,走在一线、冲在前头、敢于担当,用一言一行传递党的声音,真正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一名干部一标杆”的表率作用。  (下转二版)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