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成芳) 近年来,我州紧抓“互联网+”政策机遇,依托行政审批项目库,开发运行互联网受理、政务网办理、监察网监察、法制网监督于一体的“四网合一”政务服务体系,有效改善了群众“办事难”和“多头跑路”的情况,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超前定位,科学谋划政务服务工作。从2013年开始,先后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甘南州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等。在州、县市建成9个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统筹州级36家、县级159家部门、单位入驻。在办件量较大的车管、工商、人社、运管设立四个分中心,所有审批事项由“一个窗口受理”,在政务服务网系统内按规定流转。办件操作过程由州、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纪委监察部门实行全天候视频监管。 借船出海,补足落后地区技术短板。投资483万元进行政务内网、外网硬件环境改善和软件数据对接。硬件部分由州政府信息化办、政务服务中心按照标准统一采购,并上门布线安装。软件对接部分由县级层面聘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配套建设数据交换、目录管理、平台监控、数据融合、共享服务、服务管理等子系统。到今年4月底,我州数据交换共享平台部署完毕,实现了与省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技术对接,各部门组织机构信息、权力事项信息已推送到行政审批系统前置机,升级改造与省级数据信息同步工作全面完成。 整合流程,不断夯实政务服务基础。由政府法制部门审核,对全州行政职权、责任事项和追责情形以权力清单的形式纳入审批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公开办理。所有部门的网上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均全部面向社会公开。依托甘肃政务服务网甘南站发布州级权责清单信息2872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信息35条,便民服务事项信息907条。发布县级权责清单信息24052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信息377条,扶贫清单信息172条,便民服务事项信息6901条,如期建成“三张清单一网”,便民服务事项全部上线发布,确保群众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 细处着眼,积极转变政务服务观念。升级改造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增加全省第一家网上办件申请功能,办事群众可直接在网上申请办件,实现“一个平台管全部”的“一站式”服务。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咨询服务台,建立首问责任制、《工作人员服务规范》等制度,加强咨询服务,对窗口工作人员工作情况进行巡查,每周通报。进一步严格中心窗口A/B角制度,对新入驻中心窗口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把关,按要求配备。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配备彩色复印机和传真机等设备,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免费证照复印、传真收发等便民服务。 综合监督,有效规范政务服务工作。综合运用实地督查、会议推进、个别抽查、现场办理等方式,督促审批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督检查,规范市场和项目运行秩序,群众和纪检监察部门通过电子监察系统或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网上监督。强化正向激励,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红旗窗口”“党员示范岗”“巾帼建功岗”,每月评选一次“红旗窗口”,每季度评选一次“党员示范岗”和“巾帼建功岗”,评优选先,激励提升政务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