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我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打出精准组合拳   决胜脱贫攻坚战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09月2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薛卢涛

  近年来,我州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扎实组织实施双联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围绕扶贫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全面落实省“1+17”精准扶贫方案和州“1+17+1”配套方案,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效。全州农牧村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28.39万减少到2015年底的7.93万;贫困发生率由51%下降到14%。
  紧抓精准要求落实“三项措施”。开展建档立卡。对2015年度验收上报的6.43万脱贫人口进行分类管理,其中对4.88万人按稳定脱贫实行退出管理,对1.55万人按需要巩固提高继续纳入今年扶持范围。建设大数据管理平台。以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为载体,以建档立卡基础数据为基础,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了大数据管理。一年多来,累计完成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采集、录入25万条。实行“853”挂图作业。在479个村完成“五张图”的制作张贴,其中284个贫困村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填写、更新贫困户“三本账”51452本。
  紧跟全面小康确定“三大目标”。紧密衔接既有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主动对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指标,制定出台了《甘南州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在奋斗目标上,实现“两个确保”。到2020年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将全部稳定脱贫,八县市全部脱贫“摘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高于、一接近”。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八县市农牧民和贫困村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贫困村“六有六通”。到2020年贫困村有特色富民产业、有专业合作组织、有互助资金协会、有标准化卫生室、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有新村新貌,通沥清(水泥)路、通安全饮水、通动力电、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网络、通现代物流。
  紧盯补齐短板实施“三类工程”。实施基本条件改善工程。依托各类扶贫项目,组织开展“告别旧居”行动,累计更新游牧户帐蓬并配套光伏电源系统11519顶(套),改造林缘区榻板房14500户,改造贫困户危房90228户,完成游牧民定居工程14524户,73708人。实施危房改造598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465户。同时,组织实施路、水、电等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全州建制村沥青(水泥)路通达率达到95%,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累计解决了64万农牧民和7.06万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大电网延伸范围内的所有村组通了动力电。实施七大精准脱贫工程。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制定实施了差异化扶持措施,总目标是:通过产业扶持脱贫1.8万人,培训输转脱贫1.4万人,易地搬迁脱贫1.4万人,生态保护脱贫2万人,发展教育脱贫1.4万人,低保兜底脱贫1.2万人,医疗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实施两大巩固提升工程。把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和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作为深化扶贫工作的有效载体,计划于“十三五”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1500个。今年的30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各项建设任务有序推进,其中与贫困村相结合的162个生态文明小康村投入专项扶贫资金7615万元。同时,以“打造藏区乃至全国最干净的区域”为目标,高位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并将村户环境卫生整治与扶贫项目实施、脱贫退出验收相挂钩,有效提高了脱贫退出的含金量,也有力提振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精气神。
  紧瞄核心目标推进“三项计划”。全面推进小额信贷全覆盖计划。累计落实双联、精准扶贫等扶贫贷款54亿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信贷实现“应贷尽贷”。其中,去年底以来为2.51万户贫困户发放免抵押、免担保、3年期限、户均5万元的财政全额贴息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2.45亿元,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总目标。全面推进互助资金全覆盖计划。积极引导各级双联帮扶资金注入互助社,全州扶贫互助资金项目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建制村全覆盖,资金总规模达到1.95亿元,入社农牧户达到2.57万户,累计发放借款1.17亿元,为缓解贫困群众资金短缺问题和促进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推进到户项目全覆盖计划。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对象,坚持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宜旅游则旅游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因村因户施策,灵活发展涉及千家万户的富民增收产业,基本实现了脱贫户家家都有稳定增收产业的目标。近年来,全州精准到户的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达到资金总量的70%以上,预脱贫户得到的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均在2万元以上。
  紧靠外力外援抓好“三方帮扶”。在不断强化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基础上,统筹抓好天津对口援助甘肃藏区、中央和省级单位定点扶贫、双联行动三个方面帮扶工作。2012年以来,争取到位各级各类帮扶项目资金9.52亿元,为我州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活力。
  紧贴目标任务强化“三层保障”。强化组织保障抓落实。州、县、乡层层成立了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政府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分管领导任组长的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领导小组、大数据平台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四大班子齐抓共管、有关部门通力配合的组织领导体系。强化资金保障抓落实。2012年以来共争取到位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6亿元,组织实施了以508个整村推进为重点的一大批专项扶贫项目,充分发挥了专项扶贫资金的基础和导向作用。以18个特困片带和284个贫困村为主阵地,切实加大涉农项目和资金整合力度,整合两年度涉农项目资金28.8亿元。州级和八县市四年来累计落实扶贫专项资金18150万元,充分发挥了地方财政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强化安全保障抓落实。牢固树立扶贫资金是“底线、红线、高压线”的“三线”意识,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审计与纪检同跟进、预防与惩戒两手抓,保证了扶贫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