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坚持问题导向和破题指向,进一步明确了甘南今后五年的目标靶向,确定了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绿色现代化建设为引领,大力实施“1244”发展目标,紧紧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形成生态高地,实现绿色崛起,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藏区特征、甘南特点的发展道路。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州委勇于探索、富于实践、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担当。 二是体现了创新发展的锐气。创新驱动是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创新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发展的本质所在。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发展的理念和举措,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符合我州实际,为我州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比如生态资源是甘南各族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决胜未来的法宝,甘南是长江、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是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安全屏障,甘南在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补给上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报告提出我们要端起生态碗,吃上生态饭,要通过国家生态补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措施,让甘南广大农牧民群众走生态富民之路,真正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惠及全州各族群众,让全州人民在生态共建中共享生态红利。 三是体现了攻坚克难的勇气。面对甘南发展的基础、条件、困难和问题,州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群众观点,为民负责、为民担当,不甘落后,迎难而上,以宏大的雄心壮志和磅礴的力量落实执政为民的理念,敢于在困苦中前进,逆势而上、顺势而为,激发内生动力,始终把改善民生福祉做为全部工作的追求方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享受改革发展红利”、“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重要思想,创造性地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的战略部署,坚持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平台、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旅游业发展的平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平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平台。生态文明就是要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就是要发展生态经济,就是要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统揽农牧村工作,是一项创举,是解决“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突破口,必将开创农牧村工作的新局面。因此,州委、州政府决心把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放到农牧村,通过在“十三五”期间建设150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使农牧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农牧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体现了奋发有为的志气。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州委解放思想、高位谋划、开拓进取、抢抓机遇,以前所未有的斗志和宏伟气魄,决心在今后五年力促甘南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力促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力促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全力打造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报告全面体现了州委引领发展、领导发展的智慧和战略定力,体现了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无以撼动的坚强决心。因此,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州委确定的战略部署和目标任务,切实做到不犹豫、不打折、不动摇。 五是体现了从严治党的浩气。报告对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从严治党作出了安排部署,提出了严明的要求。我们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州委的要求,切实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责任,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净化良好的政治生态,努力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向前进,切实打牢党在藏区的执政基础。我们一定要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旗帜、把握方向、明确目标,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投入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南而努力奋斗。 赵凌云强调,过去的五年,舟曲历经磨难、浴火重生、不屈不挠,发展成效凸显,形成了舟曲精神,成为我州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激励和鼓舞全州人民斗志的一种精神,我们要把它转化为推动舟曲转型升级发展,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强大精神动力,使舟曲能够聚焦“五大生态”,扭住小康目标,在原有基础上奋力前进。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密结合舟曲实际,把党代会报告贯彻好落实好。当前,舟曲发展的视角变了、观念变了、形势变了、环境变了、思路变了,所有不利的因素和困难都逐渐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和动力。县上要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始终突出绿色发展主题,强力培育生态产业,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努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特别是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始终摆在首位不动摇,全力夯实和打牢脱贫的基础,如期实现省定脱贫摘帽目标。全县上下要同心同德、真抓实干、艰苦创业,要在贯彻落实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舟曲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