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贤秀
我曾经在甘南旅游采风,当时所居住的社区大门靠街角处有位藏族的老皮匠,支起个小摊做些补鞋、修拉链的皮匠营生,这种修鞋摊到处都是,最平凡不过。因此,我来来往往无数次,却从未留意过。 那些日子,脚下一双为我“服役”年余的皮鞋,鞋底磨穿了个小洞,雨天有点渗水。我准备扔掉,但又想不妨修修。我拎着那双鞋来到老人的摊前,这里凌乱芜杂,地上扔满了破旧不堪的皮鞋,如果不是为了修鞋,我会忽略这个平凡的小摊,忽略这个平凡的老人。他是一位头发略带花白的老人,坐在一张旧帆布椅子上,戴着一幅老花镜,正聚精会神地用缝线机为一只开裂的鞋上线。他膝上蒙着一块肮脏的破布,脚边尽是些盛着铁钉、胶水、鞋帮的坛坛罐罐。老人身后的墙边,赫然斜倚着一双拐杖,原来他不仅是一个平凡的老皮匠,竟然是位“不良于行”的残疾人。 上前说明来意,老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接过鞋仔细察看。“您看还能修吗?”“没问题,比这破得厉害的也修得多了。搁下吧,明天可以来取。”老人咧开嘴笑了,满脸皱纹虽然写着岁月的沧桑,一个很平凡的藏族老人,但那一瞬却显示出由衷的快活与得意。我点点头,正准备离开,一位时尚靓丽的女士“一脚高一脚低”地走过来,原来她的高跟鞋出了“状况”——三寸高跟令人尴尬地掉下来了。老皮匠赶紧“救急”,他娴熟地取出断裂在鞋根里的钉子,重新对齐,用强力胶水固定,然后紧密地钉上鞋钉,使之严丝合缝地咬合在一起。不一会儿,女士又可以穿上鞋“潇洒走一回”了,代价却只是微不足道的几块钱。她感激地一再致以谢意,老人只是微微笑,挥一挥手。 翌日,我又来到老人的摊前,他瞄了我一眼,随即顺手从鞋柜里取出鞋递给我。接过来一看,鞋底换了新的,有些崩了线的地方重新缝合了,而且鞋面擦得油光锃亮。想不到我打算抛弃的“敝履”,竟面目一新,大可以继续为我服务。当我穿着它上班或上街,还是很配衣服,一点也不显寒酸呢!“鞋底都换了,所以价钱要贵些。”“多少钱?”“十块!”“不贵,不贵,我本来打算扔了的。”我干脆蹲下身来与老人攀谈起来,原来他自小有足疾,行走全靠双拐,幸亏跟一位汉族的皮匠师傅学了手艺,全赖此维生。收入尽管微薄,但不怨天,不怪地,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日子过得艰难却心安理得。尤其是每当花很小的代价将一双双破鞋修复,变无用为有用,既获得正当报酬,又博得皮鞋主人的感谢,心里便感到特别满足与欣慰——不是世界上所有平凡的行动都是没有价值、毫无我意义的。 从此开始留意起这位平凡但自尊自强的藏族老人,看他戴着老花镜孤独地偏居一隅,全神贯注地缝缝补补;看他拄着双拐,艰难地拖着小推车出摊或回家;看他劳累后短暂的休憩、贫乏中常常绽放的笑颜……每一回,心里都会生发出莫名的忧伤与感动。还记得那一首人人都能吟唱的歌——《真心英雄》吗?灿烂星空,谁是真心英雄?甘南的藏族老皮匠用他的行动证明,他平凡的人生因为帮助别人,因为自立自强而变得不再平凡;也让我再一次深信,生活中那么多平凡的人,却因为他们彰显出的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最多感动! 著名的台湾女作家罗兰说过,一个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劳动者,是最美丽的人!甘南的这位藏族老皮匠就是这样的典范,也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见证,更是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所在。也许,他的梦想只是做一个对社会、对甘南州有用的人,而正是像他这样的朴实而伟大的劳动者,近年来把家乡建设得如此美丽和富饶,从而构成了伟大的甘南梦和中国梦的一部分,就让我们与他们在实现梦想的征程中继续一路同行、共同成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