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作讯 (记者 马淑芳) 11月16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区域甘肃总部总经理陈刚一行前来我州,就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重点项目投资、特色产业发展等进行洽谈对接。 州委书记俞成辉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州委副书记、州长赵凌云主持会议。州上领导王勇、范武德、宋健、杨雄、宋友好、南木卡桑结、石占良、刘永革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陈刚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我省的业务开展情况做了全面介绍。州招商局、州发改委、玛曲县等有关单位和县市做了发言。 俞成辉指出,今后五年是甘南转型升级、绿色崛起、实现小康的关键时期,机遇叠加、前景广阔。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五大生态”主攻方向和“1244”奋斗目标,描绘了甘南未来五年宏伟蓝图,极大地提振了我们驾驭全局、谋划发展、腾飞跨越的信心和决心。在全州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实践中,中交建集团来我州洽谈对接合作,给我们带来了福音、增添了动力、鼓舞了干劲。中交建集团实力雄厚、技术过硬、人才荟萃,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希望我们地企双方加强沟通协调,主动对接衔接,积极探索合作模式,力求实现互利共赢。 俞成辉指出,近年来,中交建集团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主动出击、有效作为,发挥了央企应有的作用。这次来我州洽谈合作,体现了对甘南藏区的关心支持,我们将倍加珍惜这次机遇,推心置腹增进共识,高效对接取得实效。一要不求热情、但求真诚。中交建集团来我州高海拔地区进行投资,在助推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将对公司产生品牌效应、经济效应、政治效应及社会效应,对彼此来说是双丰收、共发展。在双方合作过程中,需要热情更需要真诚,进一步明确合作范围,确立合作项目,做到诚心诚意、无缝对接。二要不求所有、但求能有。甘南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具有丰富的生态绿色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后发优势明显。我们热忱欢迎和期待有实力的企业来甘南投资兴业、共谋合作、共图发展、共创辉煌。三要不求做大、但求可行。近年来,国家和省上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州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全国全省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消费方式、结构调整出现重大变化。我们要从小处着眼、点上突破、循序渐进,谈一项成一项,力争成精品工程、合作亮点。四要不求我赢、但求共赢。实现互利共赢是地企双方携手合作的前提条件,也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所在。我们将尽心竭力向前来甘南投资兴业的每一位客商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作为投资方,企业也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我州高端旅游市场开拓、商贸流通、电子商务、城镇化改造、工业园区建设、清洁能源开发、金融服务、市场中介等领域的广泛合作,使中交建集团成为政府与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责任承担者、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参与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优质提供者。总之,我们将始终坚持“热忱欢迎、积极对接,全力支持、真诚合作,紧盯瓶颈、紧抓短板,抢抓机遇、优势互补,尽快联姻、早生贵子”的原则,以大开放促进大招商,以大招商推动大发展。 赵凌云指出,近几年中交建集团在甘肃的投资合作已经成型,并形成了成熟的模式和方式,合作进展情况顺利。作为全国著名的央企之一,无论是资金、还是团队,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享有盛名,中交建集团是国企中的佼佼者。今天,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区域甘肃总部来我州对接洽谈投资项目,是对我州工作莫大的关心和支持。州委、州政府专门召开座谈会进行洽谈对接,通过了解沟通,形成了双方合作的信心和决心,这也是推动我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州是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制约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瓶颈制约因素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要通过双方的合作与努力,突破瓶颈,采取PPP等更加切合甘南实际的模式来推动各项建设,切实改善甘南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 赵凌云强调,我州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甘南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条件,尤其是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之后,我州纳入国家支持四省藏区的范围内,具备了更加适合的合作条件,发展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我们要突破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瓶颈制约因素,使全州经济社会驶入新的发展快车道,率先在藏区实现绿色大发展,率先在藏区成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无垃圾示范区、全域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引领藏区发展,如期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实现小康。 陈刚表示,中交建集团愿意与甘南州同呼吸、共命运,同成长、共担当,做地方经济发展的深度参与者和优质服务的提供者,中交建集团将采取PPP、EPC、投资、施工、设计等多种合作模式,充分发挥资金、人才、技术和全产业链优势,进一步深化与甘南州的战略合作。热切期待与甘南州在交通运输项目、市政及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旅游资源开发、养老产业、机场建设、综合管廊、水利设施、污水处理等各项多个领域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继续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促成各相关领域项目的尽早落地实施,为甘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