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何 龙 通讯员 李天育
夏河县达麦乡达麦村,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5公里。境南、北多山,半农半牧区,人口0.2万。王(格尔塘)夏(河)公路穿境而过。辖达麦、黄茨滩、山塘、乎尔卡加4个村委会。 一年前,夏河县达麦乡达麦村迎来了一位新“村民”——省工商局干部杨柳岗。 村民们知道,这位新来的“村民”是带着任务帮村里的贫困户脱贫致富来了。大家心里暗暗犯嘀咕,达麦村是个穷村,贫困户多,他一个来自省城的干部,能为村上做些什么呢?在村民的猜疑中,杨柳岗“走马上任”。 一年后,达麦村贫困户已从去年的153户、625人下降到42户157人;村民人均纯收入已从2014年的3210元增长到2016年底的4000元以上,力争在今年年底实现整村脱贫任务。 情系基层组织建设 为了密切干群关系,解决群众所需所盼,杨柳岗与村“两委”班子共商党组织建设、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全村党员代表会议,与村“两委”班子充分沟通,组织20余名党员、队长认真学习了“1+17”精准扶贫政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向全村69名党员和153户贫困户公示并发放了政策简本和工作职责。组织村“两委”成员、队员到王格尔塘镇和达麦乡呼尔卡加村学习先进经验。同时,借鉴经验,着力开展“双培双带”活动,帮助村级班子提高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发挥农村群众的致富带富能力和模范带头作用。 今年5月底,工作队联合乡党委召开村“两委”会议,对全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了安排部署。于8月中旬召开全村党员大会,于11月1日邀请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黄会茗讲“两学一做”党课,使全村69名党员通过学习教育,增强脱贫攻坚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真正发挥先锋引领、模范带头和战斗堡垒作用。 立足富民产业发展 “只‘输血’不行呀!得会‘造血’才行!扶贫不能光靠学校、靠政府,关键是靠我们自己自主致富。”杨柳岗笑着告诉大家。 “扶贫先扶志、再扶智,要扶进群众的心坎儿里才行。”让村民转变发展理念,培育市场观念是杨柳岗首先要做的。为了快速寻找扶贫开发切入点,他串乡里、走县城、跑州上,上省城,科技办、畜牧局、农科院,马不停蹄,很快走访个遍。 2015年,在熊猫沟村建立了电商点的基础上,今年11月又在达麦村委会建成了一个“电商+农家书屋”点,谋划用“互联网+”带动达麦旅游业和藏区特色产品销售。长石头村今年种植近40亩高原菊,村民8—9月两个月门票收入近5万元;当浪沟(熊猫沟)村旅游收入近15万元,已经走上发展正轨。这些项目对群众思想观念、生活生产方式转变和脱贫致富信心上产生了积极引导作用。 “杨队长这‘短平快’的项目‘沙个’(真好)”!几件事都能实现贫困户当年收益。有了资金还不好办?”村民的脸上像盛开了花一样。 “工作队员个个都是好样的,他们进村入户,排查摸底一点也不含糊。”每每提起工作队,村里的老人都会伸出大拇指。杨柳岗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共筹措产业扶持、捐资助学、基层组织建设等资金达100万元以上。在达麦村实施了熊猫沟乡村旅游示范村、长石头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扶持了张全才养殖专业合作社、达麦沟村风华糌粑专业合作社、长石头村箭板专业合作社、达麦村村委会修缮、长石头村地质灾害维护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达麦村的各项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产业培育引领示范作用具有巨大的动能,将会在今后一段时期逐步释放并显现出来。 瞄准精准扶贫靶心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他解决问题的声音。走访入户,掌握社情民意就成为他的日常工作,通过大量实地考查走访,为精准实施产业扶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省工商局向达麦村落实50万元精准扶贫资金的基础上,2016年,再次为达麦村落实50万元资金,用于当浪沟、长石头、吉塘、达麦店等自然村生态文明示范村、旅游产业扶持和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为了村民的腰包更鼓,杨柳岗穿梭于达麦行政村的9个自然村之间,积极协调省工商局、县文广新局等双联单位领导多次深入达麦村,与县、乡、村干部座谈,了解村情民意,协调项目推进,共谋发展对策。 杨柳岗的工作队紧盯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实施意见,在全力做好平台建设“八个准”、村级作战“五张图”、贫困农户“三本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严格审核把关,完善工作档案,与乡党委政府多次沟通,为各村制定了“两规划、一计划”,紧盯“前三年集中攻坚”、“后三年巩固提高”的目标,深入调查研究,对接全面小康标准。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体系和联络员制度。及时汇总联系单位帮扶项目,共同做好规划协调、产业对接、项目论证和实施工作,推进项目和产业进程。 组织社会力量助学助残 “我要用具体行动,帮助贫困户特别是残疾人贫困户发展产业,稳定增收,彻底摘掉贫困帽子”。怀着对残疾人关爱和深厚的感情,杨柳岗又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这个需要真帮实扶的困难群体。 一年来,先后协调甘肃合众阳光商贸有限公司、西班牙萨拉集团北京公司、中国工商报社、兰州东瓯国际儿童城、甘肃猎豹汽车4S店等企业和社会力量,发挥各自的资金、信息等优势,在达麦村开展捐资捐物助学活动,物资价值60多万元。2016年春节前,工作队配合省工商局双联行动16名干部完成了64户贫困户的慰问对接工作。 5月7日,工作队7名队员捐款700元,慰问了长石头村因遭遇意外事故夫妇双双身亡的姚德平家。6月16日,协调省工商局双联干部捐款5000元,捐助了长石头村一名遭遇重大灾情的贫困户杨四海家。9月上旬,在得知长石头村村民祁随林罹患重度白血病后,与乡领导第一时间到其家中慰问,随后发起全乡干部捐款活动,并协调省工商局双联干部捐款6500元,于11月2日到兰州陆军总院探望患者。同时,还联系了10名民营企业家,计划每年捐助9.8万元,在达麦乡开展为期5—10年的捐资助学活动。协调完美甘肃分公司,为达麦乡中心学校捐助两间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投资近7万元。 情系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用他自己的话说:“三年期满,但与夏河的情缘已难切断。达麦村、地仓村的产业发展、脱贫致富还有很多工作正在推进,一幅攻坚战略蓝图正在实施。在此,我也郑重请求,让我今后继续联系省工商局对夏河的精准扶贫工作,为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