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2
 
 


2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12月23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上接一版)
  依据扎尕那大景区和电尕大景区发展规划大力开发旅游扶贫,2016年,投资8521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161万元)建设前期服务设施,全年旅游接待人数82.09万人次,同比增长67.50%,旅游综合收入3.98亿元,同比增长80%;并带动当地蕨麻猪、林下土特产、特色工艺品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依托市场发展,开展“互联网+”精准扶贫的举措不仅有效帮助迭部逐渐摘掉“穷帽子”,更重要的是将新思想、新理念融入迭部人民心中,拔掉“穷根子”。针对贫困户农产品结构单一,销售渠道狭窄的问题,由政府组织各方力量,发动企业开展电商扶贫,将贫困户种植出的狼肚菌、藏中药材等产品由企业负责收购并统一销售,所有产品均享受企业担责、农户受益的良性循环模式,给贫困户更多保障。
  在旺藏高日卡山上,高高低低的农田里种满了当归、黄芪等藏中药材,经过压苗、除草、拔杆、枯叶、挖根等一系列过程,当归、黄芪等药材装上了一车车收购商的大车上,农户在自家地里就将药材销售一空。犹荣是高日卡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面对文化水平低、脱贫无门路、致富无资金等因素愁眉不展,今年享受了扶贫资金到户扶持、技术到田扶持等政策,种植了10亩药材,买了个好价钱。
  结合劳务现状,紧扣贫困户需求,加大技能扶贫,开展果园管理经营技能、驾驶技能、泥瓦工、烹饪师、电焊工等劳务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2016年,共培训4227人次,城乡富余劳动力输转预计达到5000人,劳务经济收入达9000万元。受农村社会变革、生态恶化、农产品减产等影响,转思想、谋出路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多儿乡次古村的贫困户完代卡2016年参加了迭部县扶贫办在多儿乡举办的农牧民技能培训,学习泥瓦工技术,现在农闲时他就近从事泥瓦工工作,不出县就可以打工。
精准保障强化基础
  整洁的村道,干净的自来水,舒适的新居,美丽的藏寨,精准扶贫带来的改变,农牧民群众有着最切身的体会。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截至2016年底全县饮水安全、宽带网络和动力电已实现全覆盖,贫困村道路硬化陆续完工,投资601.45万元对523户危房户实施了危房改造,为接下来实现扶贫产业规模化、农民增收效益化打下了民心基础。
精准发力改善民生
  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改善,让林海藏乡的老乡们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投资2837万元实施“全面改薄”和村级“双语”幼儿园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了817.70万元加大各级各类学生助学补助力度,全面深化教育工作;加大了村级标准化卫生室等医疗设施配备力度,多方式多渠道拓宽了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培训和新农合参保、补偿工作;继续提升了群众文化自信心,“乡村舞台”、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和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全面落实了农村低保政策兜底与精准脱贫“两线合一”等社会基本保障工作,逐步增进了广大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了社会安定,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精准宣传引导民意
  以服务贫困户为大局,以改善贫困村面貌为主旋律,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通过悬挂大型户外扶贫政策宣传牌,发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资料袋、宣传册,开展精准扶贫暨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和“10·17”扶贫日等活动,宣传中央、省、州、县扶贫开发工作系列会议精神、扶贫政策、其他县市先进典型经验,向外展示全县扶贫开发成果、总结推广好成就、好典型、好经验为宗旨,先后在甘肃日报、甘南电视台、微观迭部等省、州、县各类媒体上报道扶贫信息150余条。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形成了人人参与扶贫工作,人人分享扶贫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