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甘南州当前正面临着如何在加快发展中保护好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面临着保护生态安全屏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双重压力,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聚焦“五大生态”主攻方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五大格局”,对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立足新起点,践行新理念,甘南必须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坚守生态主阵地,把牢绿色主基调,紧紧围绕“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示范区”创建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以生态文明为内涵的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实现绿色崛起。 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是大势所趋。从人类文明历史看,发达国家数百年来以环境破坏和对地球资源的极大消耗为代价的传统工业化和现代化老路不可复制,绿色发展和绿色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绿色化”,把“绿色化”上升到构筑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度,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任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更加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甘南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可以说,生态和绿色是甘南的底色和根基,是甘南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决胜未来、实现绿色崛起的最大法宝,保护好绿色生态是国家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责任。基于甘南如此重要的生态地位这个前提,以“五大理念”来谋划和审视甘南发展,动力在于创新,支撑在于协调,希望在于绿色,空间在于开放,目的在于共享,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更具紧迫性和现实性。 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是优势所在。甘南州是全国的五大牧区和九大林区之一,拥有非常丰富的草场、森林、湿地和清洁能源,绿色资源富集,生态资产巨大。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引导和培育,已经具有一定的绿色发展产业基础,现代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表现出以绿色优势产业主导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培育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体系潜力巨大。人文资源厚重,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藏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多元融合,异彩纷呈。特别是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甘南人民传承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态的信仰,有着与生俱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自觉,是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精神动力。加之国家支持藏区加快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支持甘肃发展等重大政策措施的实施,为甘南州争取国家更多的特殊政策项目支持带来了空前的政策机遇。甘南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态、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态、朝气蓬勃的经济生态、光辉灿烂的人文生态、团结奋进的政治生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空间领域,丰富了“十三五”全州发展的战略内涵。同时,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位谋划,先后编制的《甘南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一批规划和方案相继获得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批复,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已全面创建,将为甘南州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抢占历史先机、积累宝贵经验、提供强力支撑。 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是形势所需。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制约,人口增长和经济规模扩张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影响,加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资源开发依赖程度强,甘南州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草原沙化退化碱化、江河断流、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成为制约甘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生态保护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经济增长趋缓,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弱,群众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水平低,劳动者文化素质偏低,与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0个藏族自治州和全省14个市州相比,甘南州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收入等多项指标排名靠后,与全省、全国的差距不断拉大,加快发展、决胜小康的任务十分繁重。(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