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待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7年01月05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秦杰 张旭东 李忠发 陈芳 张晓松 韩洁 刘铮 熊争艳 王敏 罗宇凡 何雨欣


  (上接二版)
  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自贸试验区实行“负面清单”,从亚投行开业运营到丝路基金顺利组建,面对“逆全球化”思潮,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传递决心、提振信心,强调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
  勇于担当,心系人类命运——
  2014年—2016年,北京—华盛顿—巴黎—杭州。
  3年来,为应对气候变化,习近平总书记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多次会晤,推动中美发表3份相关联合声明,并率先批准《巴黎协定》,向联合国交存批准文书。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在习近平总书记“杰出的领导”下,中国“采取了雄心勃勃的行动”。
  肩负历史责任,中国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主动作为一以贯之。
  世界不会忘记,在埃博拉疫情肆虐的紧急关头,在世界最贫困国家减贫的艰难时刻,在阿富汗、叙利亚、乌克兰等危机出现之时,中国领导人主持公道,仗义执言,伸出援手……
  春秋四度,硕果累累。从全面布局到精耕细作,中国“朋友圈”越来越大。
  4年多来,出访24次,足迹遍及五大洲51个国家;在国内会晤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约220人次……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习近平总书记在实践中谋篇布局,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继承中开创新天地。
  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专注倾听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走上联合国讲坛,20分钟的讲话,被15次掌声打断;站在天安门城楼,1700余字的讲话,18次提及“和平”;登上约翰内斯堡的讲台,宣布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描绘24亿人的美好未来……
  英国王室以皇家马车迎请,巴基斯坦等国战机护航,柬埔寨王宫外广场第一次摆上了外国领导人的巨幅画像,所到多国民众夹道欢迎……尊贵礼遇映射出中国在世界中的新坐标。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一项关于世界10个主要国家领导人的正面形象调查,来自30国的受访者认为,习近平名列第一。
  赢得世人尊重,更有维护主权权益的一身正气。
  “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从东海到南海,从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到有效应对所谓南海仲裁案,中国领导人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重要位置,着眼地区稳定大局,唱响和平发展的主旋律。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此时,挺立历史潮头,中国的世界舞台从未如此广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引领13亿多人民同心筑梦走向伟大复兴
  习近平:“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这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2016年春节前夕,江西井冈山,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这里。在茅坪乡神山村,他向围拢过来的父老乡亲们深情地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此时此刻,“十三五”已经开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上,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只有4年时间,距离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只有30多年。
  一种信念,可以穿越时空,凝聚力量;一种梦想,可以改变历史,昭示未来。
  “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这样诉说他的赤子之心。
  党的十八大后,刚刚履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圆梦的坚定决心,开启了一场实现中国梦、夺取新胜利的伟大进军。
  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伟大梦想,我们底气十足。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7.7亿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5575万人,2016年贫困人口又有1000多万实现了脱贫,中国用30余年时间让7亿多人脱贫,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上升到2015年的14.8%,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重,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驱动激发新的活力,“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惠及民生,三大战略从蓝图向现实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抓住了关键,夯实了基础,中国前进的步伐铿锵有力。
  展望202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将首次告别绝对贫困。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实现伟大梦想的最为关键时期,我们认识清醒。
  全面脱贫,淘汰过剩产能,治理雾霾,继续推动财税金融等关键领域改革……人类发展史上,从未有过一个如此大体量的国家,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梦想越伟大,道路越崎岖;越接近山顶,攀登越艰难。
  “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刻警醒在耳。
  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能力实现伟大梦想,我们期待满怀。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渐次展开并形成整体构架,指引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
  “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引领中国经济开启了迈向更均衡发展的伟大转型,并在众多关键领域坚定推进改革,从而更好适应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这几年每年都到访中国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利普顿如此评价。
  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引发了世界的关注。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来华参加博鳌论坛期间对媒体透露,他“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仔细拜读了”法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他在和习主席见面时,向他展示自己的阅读笔记,并交流了对创新的看法。
  截至2016年11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12种文字、50多万册,创造了近年来我国政治类图书短时间内海外发行量最高纪录。
  根植于960多万平方公里广袤土地、5000多年辉煌灿烂文明的民族精神,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生生不息、磅礴坚韧,这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中国自信。
  “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历史不停向前,梦想时刻召唤。
  夺取伟大胜利,就要凝聚起磅礴的力量——历史关键期,把我们的事业成功推至光辉的彼岸,必须凝心聚力、团结前行,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宁夏将台堡这样深情地说。
  夺取伟大胜利,必须依靠实干兴邦——为政贵在行。
  一份份工作日志、一张张出行地图,记录并见证着中央领导集体体察世情民意的奔波与足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调研的足迹遍及神州大地。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正如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繁重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那样,改革关头勇者胜,气可鼓而不可泄。
  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要依靠广大干部实打实地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抓住关键重点,赢得战略主动。
  实现伟大胜利,更需增强核心意识——从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荣历程来看,党的领袖人物的造就和选择,从来都是历史的选择、实践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在如今的历史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在领导和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的实践中自然形成的,这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又一次关键的郑重选择。
  百年梦想,曾经如此遥远;伟大复兴,今朝触手可及。
  2016年11月9日,在距地面约380公里的太空,中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同习近平总书记进行天地通话。总书记叮嘱他俩“团结协作,迎难克坚”,希望再接再厉,圆满完成后续任务。
  9天之后,在太空站工作了33天的两位航天员成功返回地面,中国载人航天实现新的跨越。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在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程”上,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治理变革正闯关夺隘,新世纪最壮阔的改革画卷正雄健铺展。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面向未来,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未如此之近!
  (记者:秦杰 张旭东 李忠发 陈芳 张晓松 韩洁 刘铮 熊争艳 王敏 罗宇凡 何雨欣)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