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龙
坚木克尔街道办位于州府合作市的东北角城乡结合部,是外界入市的北大门。这里的人们世代躬耕放牧,与歌舞相伴,以纯朴智慧体现着独特的乡土文化,以乐观豁达编织着多彩的梦想,以青稞美酒的芳香迎接着四海宾朋…… 这里是一个以藏、汉、回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约10000余人。辖区内有清真寺两座,藏传佛教寺院1座,庙宇1座,藏族和回族全民信教,信教人数5880人,占街道总人数的58.2%。 团结是宝,和谐是福。他们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创造着绚丽多姿的藏乡文化,共同建设着20平方公里的美丽家园,共同培育着民族团结进步的璀璨之花。 凝聚起团结发展之力 在街道办,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做好民族工作被街道办党委、政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谋划。街道办民族工作思路明确:重大决策充分考虑多民族实际,重要工作体现多民族特点,牢牢把握住民族工作主动权。 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为引导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团结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的道理,街道办成立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各站所单位也组建了相应工作机构,形成了上下一条心,共同抓团结的良好局面。 为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近年来,街道党委一班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经常抓,各族干部共同努力和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广播电视新闻网、手机微信、县城街道电子屏等媒体,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宣传。 团结稳定是各民族发展的基础,是各族人民群众之福。多年来,街道办没有发生一起因民族问题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也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范,长期保持了和谐稳定。 在坚木克尔街道办,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百姓故事见证民生巨变 一条条致富路连接外界,一排排新房让群众安居乐业,一所所校园洋溢着朗朗书声……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记录着坚木克尔街道办各民族群众同心协力、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轨迹。 在大绍玛村,新建的广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这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展示出了新农村的新面貌、新气象。村民崇文杰说,近几年,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扶持下,村里修建了文化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农户的院墙、大门都进行了改造。 近年来,坚木克尔街道办投资400万元,对城区北入口120户民居进行风貌改造,争取配套资金380万元,对24条22616平方米巷道进行了硬化,投资156万元为280户藏、汉、回群众翻新了房屋,为54户藏汉群众实施了风貌改造。落实强农惠农资金1623.1万元,为195户藏汉回群众发放“双联”贷款950万元。发放城乡最低保障金、民政救济款3335.7万元。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农牧村新型养老保险、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8%、96%,城市医疗保险参保率98.5%。投资138万元重建水毁桥梁1座、修建了2座便民桥、修缮加固河堤174米、翻修了扎油沟1.6公里砂石路,解决了48户因病因灾救助对象救灾资金60万元。代理各类服务事项1500多件。 举全民之力筑稳定之路 民族团结还在于每一个群众的身体力行,把民族团结的理念和思路熔铸为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多年来,街道党委每年组织召开民族宗教和统战工作座谈会,邀请各寺庙寺管会成员和宗教界人士参加,就如何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维护社会稳定、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等问题和与会人员进行交流。每季度组织街道工作人员到寺庙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寺庙管委会人员及信教群众进行“三爱”教育,帮助指导和规范宗教活动秩序,促进了寺庙内外关系的团结和顺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三年来,组织宗教场所专项宣传18场次,各族群众宣传活动48场次,累计发放民族团结类宣传资料15600余份,参与人数6800多人次。 街道办按照“团结、发展、稳定”的总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统一战线的各项方针政策,建立健全统战民族宗教工作领导机制,坚持统战例会制度,凡涉及民族宗教工作优先研究部署,凡涉及民族宗教事务优先进驻一线,凡涉及民族宗教问题优先解决落实。街道确定一名党委副书记和两名专干抓统战工作,不定期深入辖区三座寺庙开展回访,与宗教界人士座谈交流,了解掌握宗教活动场所的困难和问题,帮助指导和规范宗教活动秩序,建立健全了三座寺庙管理委员会,争取解决了寺管会办公经费和寺管会成员报酬,发放寺管会报酬13人4.8万元,解决办公经费3万元,提升了寺管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化解纠纷传民族团结佳话 “党是阳光我是花,民族团结是一家。”近年来,街道党委、政府对辖区内的各类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高度重视。尤其是涉及民族矛盾的纠纷,第一时间与宗教界人士和寺管会成员沟通情况,通报信息,交流意见,研究解决办法,发挥宗教界人士和寺管会成员在群众中的特殊作用。有效防范了二郎庙回族公墓和三队湾汉族墓地两处纠纷;妥善解决了异地流动人员出售非清真食品烧烤引发的群众性事件。 这一段插曲,在当地一直被传为佳话,也成为推进民族团结的一个典范。 坚木克尔街道办的民族团结工作随之交出了响当当的答卷—— 2014年获全省第一届“敬老文明”先进集体; 2015年获全州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平安街道”荣获称号; 街道党委作为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在《甘肃新闻》和《甘肃日报》头版集中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