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东
2015年7月,组织选派我担任卓尼县喀尔钦乡大力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始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学习。 一年来,在组织的关心支持下,在村“两委”班子的积极配合下,我在大力村接受了基层锻炼,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为大力村的发展尽了绵薄之力,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 在挂职工作期间,通过到村民家中入户走访、与村组干部实时对接、与农村党员交流谈心,我熟悉掌握了该村的村情民情,也摸清了大力村致贫的原因,除了基础差、底子薄、自然条件恶劣等外部因素外,还包括群众商品经济意识较弱、产业发展层次偏低、未形成优势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能力欠缺等多层次因素,这些问题都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但在产业发展方面,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就是村民种植的云杉树苗严重滞销。由于前些年,云杉树苗需求量大、利润丰厚、种植前景好,当时甚至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推广,大力村的地理环境也适合种植,所以村民以农牧村专业合作社或个人的形式种植了大面积的云杉树苗,但近两年市场饱和、价格持续走低,树苗卖不出去,不仅占用耕地,无法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还要每年耗费人力维护,当年满怀希望的致富产业,现在成了村民们的一块“心病”。在走访中,有些贫困户就说:“如果这些树苗都能卖出去,我们也就脱贫了”。据我所知,不仅是大力村,卓尼县其他乡镇,还有迭部县很多地方普遍存在种植的树苗没有销路的问题。在全国上下都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重点工作和艰巨任务的大环境下,如果政府在每年的城乡绿化工程中,能够优先集中采购贫困村、贫困户种植的树苗,不失为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的一个良策、满足村民脱贫致富愿望的一个有效措施。 在一年来的挂职锻炼中,我也得到了很多收获和体会。在与村民面对面的交流中,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积累了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提高了做好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服务和奉献意识;丰富了自己的工作阅历,工作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做好农牧村工作必须要做到“四心”。一是要虚心。必须深入群众、放下架子、谦和待人,虚心向群众学习。二是要耐心。耐心是做好扶贫工作、农牧民工作的重要前提,向群众宣讲政策需要耐心、入户走访需要耐心、化解矛盾需要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融入这项工作。三是要热心。要热心加强与基层群众的沟通,求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尤其要争取村“两委”班子的支持和群众的理解,才有坚强的后盾。四是要细心。做到心细而周密,抓住点点滴滴的细节,从细节入手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群众工作无小事,在群众工作中不得有半点马虎。 农牧村落后状况是历史形成的。改变农牧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决非朝夕之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是一个必须长期实践和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完善和提高,是一个可以充实的变量。因此,要稳扎稳打,脚踏实地,逐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