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2
 
 


脚踏实地抓扶贫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7年02月13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祁立鸿

  根据州委组织部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我于2015年7月被州委组织部选派到临潭县冶力关镇东山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期一年,在挂职实践中学习锻炼,不断提高,注意学习省内各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做好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了挂职学习任务。
  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做好建档立卡与信息化建设;继续完善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制度,做好干部选派工作;培育扶贫开发品牌项目,因地制宜大力培育行得通、能管用的扶贫品牌;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帮助“换穷业”;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培育扶贫开发品牌项目的同时,继续做好整村推进、互助资金、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重点围绕落实25号文件,组织实施好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卫生、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这几项重点工作;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搭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社会扶贫帮扶形式;建立精准扶贫考核机制,实现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廉洁扶贫。
  针对农民素质偏低问题,要切实采取措施。一是扶志:充分调动部门和乡镇干部积极性,走村入户与贫困群众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积极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树立自信,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和“等、靠、要”的惰性心理,积极发展生产,自力更生。二是扶智: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有针对性通过各类短期培训,增强贫困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能力,确保每个贫困户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选择性地举办一些易学会、好操作、投资小、见效快的项目培训,同时引导群众自觉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生活习俗,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广一些典型、能走上致富的发展项目,力争早日摆脱贫困。
  寻找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分类扶贫。对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贫困户以帮教式扶贫为重点,着重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对无生产资料的贫困户以解决生产资料,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技能为重点进行帮扶;对基础设施较好的村,着重提高水、电、路等政府主导的民生工程建设,合理布局村内商贸网点,促进村内市场流通和建设;对于一些山高坡陡的,想生活在农村的农户,利用土地流转或置换,搬迁一批,实现山上产业,山下人居;对于想生活在城里的又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户,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有偿退让机制,逐步引导他们在城里生根发芽,进一步开花结果;对于一些适合旅游开发的地区,开办农家乐;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孤儿等纳入民政供养,进行救济式扶贫。按因病因伤因残致贫、因子女上学致贫、因灾因祸返贫、因资金短缺致贫和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增加了精准扶贫难度、市场变幻莫测导致难以培育扶贫主导产业等因素分类,精准把脉,整合人力财力物力,统筹安排,通盘考虑,部门协调配合,分类治理。
  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战略,强化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自然条件限制致贫这一问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贫困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优质种苗、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家安排的扶贫资金必须用于贫困村的基本建设,各行业部门的专项资金要重点向贫困村倾斜,坚持开发与发展并举,及时调整项目实施,为低收入群众经济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组建帮扶机构,实施联动帮扶。制定落实部门联系帮扶贫困村,拟发展思路,谋增收项目,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每年为贫困村办一二件实事,全面推进贫困村脱贫,切实改变落后面貌。二是干部帮扶。建立落实干部帮扶机制,帮助贫困户寻求致富门路,指导贫困户选择增收项目,鼓励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为其解决增收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龙头带动,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因地制宜地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引进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或“专业合作组织+市场+农户”等模式,围绕增加低收入人口收入,以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基础,支持重点村和农户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进一步优化产品产业结构,依托我镇农业特色园区,培育发展市场前景好、增收见效快的产业;继续做好蔬菜产业、渔业养殖、生猪养殖、山羊养殖、肉牛养殖和林下种养业,形成“乡(镇)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主业”的长效增收机制。
  继续实施劳务输出战略,积极稳妥扩大劳务输出经济。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并积极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各贫困村每年力争组织户均1个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增加非农收入比重,尽快脱贫致富。
  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强化旅游扶贫。通过一定的组织规则,遵从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和居民参与原则,由政府主导,开发商、旅行社等扶持单位和以当地居民为核心的旅游合作社共同参与,采取传统旅游开发模式(依靠地方自身的力量,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合作社区旅游开发模式(将旅游资源开发和合作社区建设结合在一起,考虑旅游景观、旅游环境和旅游目的地的合作社区建设,将旅游开发融入到当地的合作社区建设中),以“农家乐”“休闲垂钓”等项目为平台,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把外部资源(包括物资、资金、技术、信息等稀缺资源)传给贫困村和贫困户,使当地居民成为旅游开发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最终实现农民增收,生活幸福的目标。
  总之,挂职锻炼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但收获很大,不仅增强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而且在政治思想素质、组织协调能力、宏观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好工作。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