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作讯 2016年以来,合作市坚持把城市建设管理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统筹城乡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打造“大美羚城、高原明珠城市”为目标,坚持“大思路指引、大手笔谋划、大气魄运作、大动作推动、大力度落实”的理念,抢抓国家和省上扶持藏区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州的大力支持,规划上高瞻远瞩、科学布局,建设上精雕细刻、特色鲜明,管理上建管并重、标本兼治,城市整体功能实现了质和量的重大突破,形象品位档次实现了建和管的双重提升,城乡环境面貌实现了绿和美的有效融合。 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绘制城市蓝图。坚持把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龙头和灵魂,做到了“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形成了分层推进、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引领城市发展,不断创新规划理念,推进“多规合一”,高起点、高标准完成城市设计、新控规编制和土地规划修编,完善交通、教育、卫生、燃气、消防、电力、市场等专项规划体系。近年来,先后修编了《合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合作市重点区域亮化提升整治规划》《城东新区及火车站枢纽区修建性详规》《当周街街景设计规划》《合作市南北出入口及迎宾大道景观设计规划》等一系列系统、科学的城市建设规划,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严控规划实施,成立了合作市规划委员会,坚持规划事项全部交由规委会集体研究,坚决做到城乡建设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严格审核设计方案67个、项目选址54个,确保了城市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完善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宜居城市。坚持“举特色旗、亮绿色牌、建生态市”原则,把合作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把城区作为一个大景点来打造,加快景城一体化建设进程,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宜商”的高原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工作,不断完善城乡交通体系。临合高速、合冶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兰合铁路开工建设,投资6.7亿元改扩建城区道路23条29.9公里,投资8476万元建成农牧村公路21条164公里。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实施了以集中供热、格河生态治理等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以城区主次干道临街建筑物立面改造为重点的民族特色化改造工程,以城区道路绿化、巷道硬化、市容市貌美化和净化、楼宇亮化为重点的“五化”工程,以城区南、北、西入口及公路沿线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的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率达到64.48%,建成区面积达到10.35平方公里。加快实施城区亮化工程,按照“突出重点、体现主题、展示地标、凸显民族特色”的原则,投入5800余万元维修改造和新建亮化楼宇285栋,在高速公路南北入口等处新增路灯377盏,亮化城区桥梁12座,升级改造了城区河道两侧亮化设施,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灯饰景观,赋予了城市以情景相随、流光溢彩之美感。 加强城市管理,高水平规范城市运行。加快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三维数字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组建了市综合执法局,提升了城市管理工作水平。2016年以来,取缔规范了临时摊点和占道经营400余处,纠处乱堆乱放、乱贴乱挂、乱泼污水、乱倒垃圾、乱摆摊点、乱搭乱建违法违章现象47800余起;查处车辆带泥上路110余起;查收违章发放宣传品40000余张;清理各类违法“黑广告”70000余处(张);捕捉流浪动物1300余头(只);查处破坏损坏市政、绿化设施行为130余起;强制拆除违规设置的各类户外广告、宣传牌410余处(块);规范设置门牌匾4000余块;治理天空“蜘蛛网”80余户;整治粉刷院落围墙110余户2000余平方米,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管理进一步规范。 (朱勇 乔瑞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