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我州现有农(牧)家乐971户
全域旅游富农家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石志安


  记者 石志安

  卓尼县博峪村原是卓尼土司府邸,现在府邸改建为希望小学,丰厚的历史遗存,也成了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
  如今,生活在“世外桃源”的博峪人,借着旅游发展的东风,办起了农家乐,步入致富快车道。
  农家乐老板蔡加草喜滋滋地说:“博峪清静、安逸,是个旅游度假的好地方。近年来,来博峪的游客逐年增多,一年挣个7、8万元,没一点问题。”
  博峪村有多家不同档次的农家乐,环境优美、食宿不贵,客人留得住。野生的蕨菜、鹿角菜、狼肚菌都是游客喜欢的农家菜。很多以前外出打工的人返乡开办农家乐,不仅挣钱多,还能照顾家人,日子越来越红火。
  2016年,博峪村被列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并定位为生态宜居、魅力宜游的旅游专业村。同时,结合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00多万元修建体育文化广场,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不止在博峪。
  冶力关镇池沟村,整洁平坦的沥青道路,花木葱茏的庭园,别有风格的农家小屋,小桥流水贯穿村庄,形成了冶力关景区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自镇上开发旅游后,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一年能挣6、7万元。”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农家乐老板夏福荣高兴地说。
  夏福荣的妻子王桂英是自家农家乐的主厨。她通过政府统一技能培训后上岗,做的饭菜可口,富有农家特色,深受游客喜爱。
  农家富了,农家乐了。博峪、池沟人的日子,过得闲适而充盈,外地游客也感受到清新的田园风光、自然的风土人情、纯朴的乡风民俗、民族特色浓厚的村寨所带来的闲适,享受着农家之乐。
  近年来,我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持农(牧、藏、林)家乐和乡村客栈,现有农牧家乐971户;农(牧)家乐实有客房2717间、床位9183张。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迭部县益哇乡扎尕那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州22家农(牧)家乐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201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3.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78亿元。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