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惠民之路越走越宽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7年03月15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李鹏飞


  发展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带动农民增收的
 新渠道,我州依托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和乡村旅游专业村谋划建设——
  记者 李鹏飞

  “去年,我们农家乐的土特产卖得特别好,好多游客来了不但要吃农家菜,走时还要买一些带回去,一年的收入比往年都要好。”卓尼县木耳镇多坝村村民梁佛全高兴地说。
  近年来,我州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加大旅游项目争取力度、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改善旅游基础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大批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先后开工建设,重点景区的游客中心、游步道、厕所等基础设施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推动旅游业发展,整合资源,挖掘优势,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新途径。
规范管理 打造专业乡村旅游
  迭部县益哇乡扎尕那村的自然景观如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雄踞迭山山脉之间,集石林、峭峰、森林、田园及村寨为一体,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以藏族风情体验、草原风情体验、石林科考观光、乡村度假、摄影、观光考察、地质探险为一体的旅游倍受游客青睐。当地紧紧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开发出了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全州鼓励有条件的重点村建成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和研学旅行。重视生态环境和古建筑、古民居等特色资源保护,加强规划引导,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保持传统乡村风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着力提升乡村旅游组织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水平。加强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加强重点村商贸物流体系,着力优化刷卡消费环境,着力提升重点村网络通信水平,鼓励开发和销售特色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成立乡村旅游经营者协会或联盟,强化行业自律和自我管理。一批批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作为旅游专业村,按照A级景区标准正在逐步打造。2016年,全州整合资金33.3亿元重点改善乡村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形成了以香告、庙沟、则岔为代表的一批旅游专业村。
高位谋划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盛夏时节,这片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上,无数朵金黄色的花汇聚一起,逶迤成浪花朵朵,那大片大片如海洋一般的油菜花田,为大美甘南添光增彩,也为广大游客带来了美爆眼球的视觉盛宴。
  2016年,我州万亩油菜花观赏带工作稳步推进。绿色长廊及万亩油菜花观赏带建设实施重点是土门关至郎木寺、合作至岷县西寨、郎木寺至两河口3条绿色长廊沿线、重点旅游景区和县城周边区域。从整体上看,自万亩油菜花观赏带建设项目启动以来,按照全州万亩油菜花观赏带建设要求,配套到位资金525万元,落实地块任务完成,农资调供工作全面推进,各项推进工作安排得力,初见成效,超额完成5.84万亩的油菜花观赏带建设任务,景观带出来了,人民群众也得到了切切实实的收益。
  “都说藏族豪放、热情,来到这里我有了切身的体会。合作市知合么旅游专业村凸显藏民族地方特色,在这里吃藏家饭、住藏家炕、体验藏民族生活习俗,无疑是亲近自然、休闲度假的一种好选择。”游客王先生高兴地说。  (下转二版)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