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保真 通讯员 敏海彤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近年来,临潭县统一战线工作紧扣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坚持把加强民族宗教界、非公经济界、党外人士队伍建设和统战部门自身建设作为“第一保障”,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凝聚整治共识,在服务全局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为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民族团结一家亲,携手前行共繁荣 临潭县生活着汉、回、藏、蒙等10个民族,因为民族众多,这里的宗教也多,有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和基督教,还有汉族的民间信仰。多种宗教在临潭县和谐相处逾百年。 “我们信教的人没有别的愿望,只愿意所有的人都能生活好,而我对自己的希望就是通过学习宗教知识,成为弘法大德。”临潭县藏传佛教寺院江可尔寺僧人旦巴嘉措说。 为了促进民族关系和宗教关系和谐,临潭县紧紧围绕基础设施、生态安全、特色优势产业、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和民族宗教和顺等6个方面,率先在三个民族乡镇、部分学校和单位积极开展“两个共同”示范建设工作。 2016年度实施各类民族乡发展项目、少数民族发展专项扶贫项目、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项目,大力加强乡村道路硬化、风貌改造、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增强了民族政策的宣传力度,带动了群众对“两个共同”示范建设的认知,为民族乡村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今天的团结和谐离不开各族群众的团结一心。”临潭县统战部部长马炳宏说。 夯实基础促发展,创新思路出亮点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历来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临潭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小型、就地、分散、自律”的原则,对江可寺正月法会、传授经仪轨活动、侯家寺活佛囊欠庆典活动、慈云寺水陆法会、伊斯兰教“圣纪节”、伊斯兰教清真寺搬聘教长等较大型宗教活动,严格实行了申报审批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使活动安全有序开展,维护了全县宗教大局的稳定。积极举办民族团结专题演讲比赛、悬挂横幅、书写宣传标语、发手机短信多种形式宣传临潭县情、民族发展史、民族风俗习惯,树立各民族人民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三个离不开”。 临潭县还根据民族贸易企业认定条件,筛选出了有规模、上档次的13家符合认定条件的民族贸易企业,为民贸民品企业享受信贷贴息政策奠定了良好基础。上报了以洮绣、丁氏铜锅等4家有发展潜力、促进地方经济效益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 和风细雨润万物,凝心聚力促和谐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定居藏台胞和藏台胞亲属情况摸底普查工作,摸底统计了全县定居藏台胞和藏台胞亲属情况,普查的同时,向广大定居藏台胞和藏台胞亲属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鼓励他们与亲属多联系,培养他们的亲近感、故乡感。坚持每年春节期间的走访慰问和联系,积极关注其日常工作生活情况和个人思想状况,保证了与定居藏台胞和藏台胞亲属的顺畅有效沟通。 为有效开展临潭县生态文明和谐藏传佛教寺院建设工作,临潭县及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生态文明和谐藏传佛教寺院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将临潭藏传佛教寺院侯家寺、玛奴寺上报为全州第一批生态文明和谐藏传佛教寺院,现侯家寺被列为第二批藏区专项建设项目,下达项目资金1395万元,主要用于新建侯家寺大经堂广场、围墙、大门改造、公共厕所、线路改造、安全防护、消防附属设施等。 众人拾柴火焰高,齐心协力促发展 近年来,临潭县以开展春节慰问活动为手段,广泛征求非公经济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有效发挥了非公经济的主力军作用。切实开展“民企陇上行”专项行动。在兰洽会上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9亿元,有力推动了全县的招商引资工作。组织实施了“同心·光彩教育基金”捐助活动,该基金已发放90余万元,资助学生300多人(次)。同时继续对2015年46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资助,资助资金共计26.4万元。应台湾文化产经交流促进会邀请,临潭县组织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等共计9人,赴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农业专项考察活动。 积极协调各单位向兰州市委统战部上报了2016年度临潭县2600万元的项目计划表,并多次衔接兰州市委统战部对临潭援建项目的各项工作;累计完成了教育、卫生、科技等单位的人才培训计划57人次,完成了教育系统挂职锻炼10人次;衔接完成兰州市广播总台、市属医院、市教育局等累计500余万元的物资帮扶项目;积极协调各单位落实了2600万元的8个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 临潭县回族居民丁汝贤说:“我们县里的居民在农牧村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之间互称为‘主儿家’,每年夏天的时候我们都会去山里的‘主儿家’家里住一段时间,冬天的时候山里的‘主儿家’会来县城住。往往都是几十年的交情。我们不会因为民族不同或者宗教不同而有隔阂,大家开开心心的像一家人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