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突破瓶颈解难题 筑牢基层主战场
我州全面消除乡镇纪委执纪审查空白点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7年03月2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唐亚南


  本报合作讯 3月7日,省纪委就中央第三巡视组开展巡视“回头看”情况反馈意见中“乡镇纪委‘零查处’问题”,对市州纪委书记进行了集体约谈,督促限期实现执纪审查“零突破”。甘南州委、州纪委高度重视,把不折不扣落实整改工作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正视问题,主动认领,强化组织领导,扎实安排部署,采取有力措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推动整改任务落实,全面消除了乡镇纪委执纪审查空白点,实现了“零突破”。
  一是坚持政治站位,层层传导压力。省纪委集体约谈会后,甘南州纪委立即行动,连夜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省纪委集体约谈会议精神,认真学习消化、准确对号入座、全面梳理归纳、诚恳认领问题、明确整改职责,从落实政治责任的高度,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落实方案,进一步增强整改落实的政治责任感和思想自觉。为准确传达精神、层层传导压力,州纪委及时组织召开集体约谈会,对8县市纪委书记、监察局长进行约谈,通报全州乡镇纪委“零查处”情况,明确要求各县市纪委把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巡视组“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作为当前纪检监察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对通报指出的问题全盘认领、深刻反思,找准问题症结、采取有力措施,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改任务。
  二是精心安排部署,明确目标责任。为了加强对整改落实工作的组织领导,州纪委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常委为成员的专项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中央第三巡视组开展巡视“回头看”情况反馈意见甘南州乡镇纪委零查处问题整改落实方案》,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整改责任和完成时限。各县市纪委集体约谈了乡镇纪委书记,层层传导压力,扎实安排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逐级落实责任。同时,深刻反思、认真剖析乡镇纪委“不愿办案、不会办案、不敢办案、无案可办、效率不高、质量不高”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把握症结所在,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整改措施,明确提出要层层传导压力、着力解决不愿办案的问题;开展以案代训、着力解决不会办案的问题;强化责任担当、着力解决不敢办案的问题;积极主动作为、着力解决无案可办的问题;推行交叉办案、着力解决办案效率不高的问题;提级审理指导、着力解决办案质量不高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整改工作的总体目标。
  三是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整改实效。州、县市纪委信访、案管、审理部门对十八以来各类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归纳梳理、分类处置,州纪委8名常委带着问题线索分赴各县市指导督促专项整改落实工作,靠前监督、蹲点指导,对“零查处”乡镇进行拉网式、全覆盖的巡回检查;各县市纪委采取纪委领导负责制,分片包抓,推进乡镇纪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执纪审查“零突破”;乡镇纪委主动出击,畅通渠道,进村入户深入挖掘问题线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内容具体、条件成熟的,建立快速通道,第一时间研判评估、立案调查、快查快办。同时,对中央巡视组、中纪委、省委巡视组、省纪委及州纪委移交、转办的问题线索建立快速通道,提速提级进行办理,逐项核查,严格处置。
  四是突出监督重点,消除办案空白。州县乡纪委针对基层违纪违法问题的主要特点,将违反工作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点,采取督促指导、交叉审查、指定审查、“异地”互查等措施,打破固定地域,打破人情“圈子”,通过明察暗访、定期督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重点排查农牧民群众反映精准扶贫、农村低保、危房改造、退耕还林、医保社保、救济款物、征地赔偿等方面的问题线索,重点查处乡镇站所、农牧村“两委班子”等基层组织在灾后重建、危房改造、异地搬迁、城乡低保管理中优亲厚友、欺压群众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以及乡镇党员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车私用、吃拿卡要、慵懒散漫等问题,集中解决了一批发生在基层的违纪违法问题。
  截至目前,全州77个乡镇纪委共发现问题线索187件,立案审查77件,结案28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7人,正在立案审查49件,乡镇纪委“零查处”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唐亚南)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