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这5年,天更蓝,水更清,老百姓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
贵州满眼绿 幸福感更强 |
|
|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7年04月2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
作者:
|

|
5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普通市民来说,5年的时间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身边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了。”这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的普遍感受。 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省份,贵州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收,探索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新路子。 先行先试的生态文明建设,让贵州获得了一份沉甸甸的生态答卷,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多的宜居元素,也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更多的幸福感。 ◆市民: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家住文化路的蒋国庆是土生土长的贵阳人,今年52岁。这5年,她明显感觉到贵阳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空气变得更清新了,环境变得更洁净了,走在街上,到处都是花草树木,五颜六色的,非常舒服。” 过去,周末她一般都呆在家里看看电视,可如今却爱上了与朋友们在贵阳周边徒步。她常常拍照发朋友圈,通透的蓝天、清澈见底的河流、调皮的黔灵山猕猴……每一张照片都收获了朋友们满满的“赞”。“有时候还会有外地朋友问这是哪里,我就得意地告诉他们,这是贵阳啊!”说起贵阳的好,蒋国庆很是得意。 和周围的许多居民一样,没事的时候,蒋国庆喜欢到南明河边逛逛。这5年,她深刻地感受到“母亲河”的变化。“老实说变化挺大的!以前南明河有一段,一到夏天臭味一阵一阵扑面而来,我们都是绕着走,现在河水变得清澈了,来河边锻炼的人也多了起来。” 南明河周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还吸引了白鹭等鸟类来此栖息。“我记得去年冬天在南明河甲秀楼河段,我就看到有上百只白鹭从河面上掠过,那画面太美了!”蒋国庆告诉记者,一位拍摄白鹭的摄影爱好者告诉她,因为水质的改善,河中食物也逐渐丰富起来,这些鸟类才会来南明河逗留嬉戏。如果它们在这里获得了丰富的食物,就会记住这个地方,以后每年都来,有的还会留下来成为留鸟。 还有更多的细节变化让市民感到开心。昨日,家住花果园的市民张霞带着儿子在花果园湿地公园里玩耍。“以前好羡慕别人家就住在公园附近,一走出家门就可以感受鸟语花香,呼吸新鲜空气。”如今,在贵阳城中心,舒适宜人的公园越来越多,张霞觉得太让人惊喜。 “出门走几步就是湿地公园,这里就是一个天然大氧吧”。她感慨,这几年贵阳变化很大,满眼青山绿水,居住在这座处处是景的城市,幸福感前所未有。 ◆代表:贵州的人气更旺了 谈到贵州这5年的生态变化,中共贵州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吴永英深有感触。“我最大的感受是贵州的人气更旺了,来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在她看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极大地提升了贵州人的生活质量,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是黔东南的两个宝贝,近几年来,我们的许多景点都在不断提档升级,可以说每年都有变化,景色更加优美,也更好玩了。”吴永英是黔东南州黎平县文化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随着高铁的开通,黔东南正吸引着许多操着南腔北调的外地游客,甚至不乏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这也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吴永英说,许多来自广东广西等地的游客,一走进千户苗寨西江、历史名城镇远、枪手部落岜沙、千年侗乡肇兴等村落中,都对当地的村民羡慕不已。“既能呼吸清新的空气,又能感受原始的生态美景,这完全是生活在仙境里啊!” “生活在贵州这片土地上,我很自豪!”吴永英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贵州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专家:“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生态环境对老百姓来说,是比衣食住行更高层次的追求。”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勇说,这5年,贵州确确实实坚守住了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保证了青山绿水,老百姓在生态方面的获得感比较直接,“生态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贵州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全国排名前列,具有很好的先天基础。”在他看来,生态环境是贵州的长板,这几年,贵州在生态环境方面步履矫健,涌现出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河长制、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一系列好行动和好平台。这些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贵州的生态建设。 “纵向看,全省生态环境呈整体保护良好和持续改善的趋势,‘十二五’我们的森林覆盖率是52%,较‘十一五’提高了11.48%。横向看,我们的生态指数,在全国属于优良级。”黄勇说,生态好了,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全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与老百姓收入水平提高是一致的。 黄勇的老家在铜仁农村,这几年,他听到老家亲戚说得最多的话就是“现在村子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漂亮了,和你们城里面也差不多!”几年来,村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背靠青山绿水,村民们犹如身处山水画间。“这么好的环境,大家的环保意识也增强了,每一家的房前屋后都很注意卫生。”黄勇说。 谈及贵州的变化,黄勇难掩喜悦之情。近几年黄勇经常出差,一到外地,他就跟朋友“炫耀”贵州的空气。“我经常跟他们说,来贵州你只要一下飞机,连空气中都带着甜味,你就知道贵州有多美啦!” 他相信,贵州把生态建设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未来,生态保护会越来越强化,生态举措会越来越落实,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会越来越完善,老百姓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回首过去5年,数据令人欣喜 1.城市环境空气优良。2016年,全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7.1%,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全省88个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7.6%。“十二五”期间,在全国336个重点城市中,我省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均进入前100位。 2.地表水环境达标率高。2016年,全省79条河流151个省控断面水质状况总体为“优”,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6%;9个中心城市2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在100%;74个县级城市13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5%,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3.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好。“十二五”以来,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保持在“良”级。2016年以来,全省以稳定和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在环境质量、污染防治、源头管控、环保改革、环境监管执法、督察、生态环保示范带动等七个方面取得新进展。 (据《贵州都市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