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春的节拍,一切都是新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如火如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双联深度融合……甘南大地焕发出蓬勃生机,甘南日报社新闻采访小组将走进全州八县市,用文字和镜头记录甘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铿锵步伐,敬请关注。 清晨,舟曲西街钟楼的钟声敲响,此时,翠峰山景区道路建设的工程队已经早早开工了…… 沿着蜿蜒的硬化水泥路我们一路向上,车行到半山腰,由于景区道路施工只好徒步上山,山顶游客服务中心已初具规模,停车场也在加紧施工中。 山势奇峻、树木林立,让人目不暇接。油菜花正在盛开,亭台、庙宇装饰一新,新修的游步道呈现在眼前,远处的登山梯从三眼峪直插云端。 “2016年开工的翠峰山景区建设项目硬件设施正在逐步完成。以前,上山需要两三个小时,现在不到一个多小时就从三眼峪登顶上山了。”县旅游局的闵主任说。 翠峰山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舟曲县老城区北部,距离老城区4公里左右,景区包括二郎山公园和翠峰山主峰两部分,景区面积约7.5平方公里。翠峰山顶海拔约2160米,峰顶有佛教、道教寺庙9座,其建筑荟萃,壁题书画丰富,林寺相互掩映。2004年,翠峰山景区被我州评为16个重点景区之一,随着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近年来,舟曲县深入贯彻“旅游兴州”战略,始终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首位产业、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来培育,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挖掘资源潜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拓展文化旅游市场,加强行业监管,特别是全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以来,舟曲县抢抓机遇,充分凝聚各方力量、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全力推动景区开发建设,加快景区升级晋位,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脱贫攻坚、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舟曲县立足大旅游、大景区、大交通、大环线建设,全面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渭武高速舟曲连接线、峰迭至代古寺二级公路、舟曲至四川永和三级公路全面开工,拉尕山景区、大峡沟至沙滩国家森林公园、瓜咱沟至武坪3条旅游公路已完成前期,憨班至宕昌南河高速公路有望获批。 投资5400万元的沙滩国家森林公园、大峡沟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筹资6300余万元实施了翠峰山、庙沟、龙王沟、赛尔布等景区道路及游步道、观景台、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牌、新老城区亮化和连接段中华楹联灯安装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峰迭新区热斯坝综合性旅游服务区、拉尕山景区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全面启动。 结合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和旅游扶贫,按照各村资源禀赋、民俗文化、建筑特色,集中力量打造了曲瓦岭坝、巴藏各皂坝、立节杰迪、城关沙川、大川土桥子、武坪哈迭等11个旅游专业村,打造旅游扶贫试点村3个,特色小景点110个,新增农(林、藏)家乐40家。旅游专业村优美的环境、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流连、休闲体验,成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立节乡拉尕村被评为“绚丽甘肃十佳美丽乡村”,巴藏乡后北山村荣获“绚丽甘肃·美丽乡村”提名奖。 在举办好传统“五节一会”的同时,大力推进“一月多节会”活动,“一带一路”中国楹联文化翠峰山高峰论坛暨第三届舟曲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节荣获“最美中国·首批最具影响力特色节庆活动”荣誉称号。不断创新“旅游+文化”业态,着力打造舟曲楹联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苯教文献“三张文化名片”,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新的突破点,深入挖掘整理舟曲独特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以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提升区域竞争的新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增加群众收入的新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