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守护孩子的健康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7年05月1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州人民医院儿科医生:“我们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
□记者 陈建强
  这里有一种誓言,一种承诺,一种对救死扶伤的神圣践行。因为这份信念,临床工作中有这样一群人:
  她们在路上,勤勤恳恳;
  她们在路上,兢兢业业;
  她们在路上,精益求精;
  她们在路上,无怨无悔。
  在她们眼中,看着天真可爱的小宝宝健健康康是最快乐的事。她们一袭白衣,她们一身圣洁!
  她们就是州人民医院儿科医护工作者。“团结,富有战斗力,有爱心、责任感”——人们对甘南州人民医院儿科医护团队的总体评价。不需要太多赞誉之词,患者的口碑更值得她们骄傲。
尽心尽责 用爱守护患儿健康
  走进住院部一楼儿科大厅,只见一个个身穿白衣,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病房与病人当中。3号病床该换药了,8号病人到了护理时间……一天的工作紧张有序。
  急促的脚步从新生儿室外由远及近,随着新生儿室大门的打开,一群医护人员拥着一个小生命送到新生儿室抢救。儿科医护人员熟练地打开抢救台、监护仪、吸引器,麻醉医生紧急插管、开通静脉通路,抢救室里匆忙的脚步、医嘱下达的声音、仪器工作的声音一直在响,忙而不乱。
  这是一个婴儿提前来到这个世界报到,出生体重不到1.5千克。参与救治工作的护士赵红萍回忆说:“妈妈在昏迷中,把宝宝带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带着宝宝一起和死神赛跑。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小婴儿的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下来。但是,我们在稍微松口气的时候知道,接下来才是漫长的难熬时间。果然,呼吸的难关渡过后,在喂养上,小宝宝再次遭受磨难。她不能很好地接受喂养,妈妈没办法提供母乳,我们只能2毫升、3毫升、4毫升……一点点的喂,一点点地加奶,吃几口让她休息,抱着拍背,奶液凉了热热再喂。”
  “记得那些日子我们说得最多的话,宝宝今天表现得棒吗?有没有把奶吃完?如果宝宝哪顿奶顺利完成,整个科室的人都很兴奋。”儿科护士长赵玲侠说。
  州人民医院儿科现有医护人员23名,副主任医师2名。2017年上半年,门诊人数达900人次,住院达700人次。

以人为本 开展优质服务
  6岁的小晶晶由于饮食不慎,导致呼吸道感染,来到州医院儿科救治。晶晶从小怕打针,每次打针就哭闹不停,大家都没办法。主治大夫唐永伟无意发现孩子特喜欢听儿歌,他就给小晶晶放儿歌听,慢慢地孩子情绪稳定了,配合打针了。
  优质护理服务是当今护理的新模式,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源于用心,精于技艺。护理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只有精益求精的护理人员,才会有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目前,州人民医院儿科先后开展了多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落实责任包干,明确工作职责,加强护理管理,改善护理服务,加强绩效考核,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加深思想认识,加强沟通交流,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营造温馨的护理文化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也是保障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院领导高度重视护理文化建设,明确“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激发全院职工工作热情,进行了绩效考核制度,领略文化建设的核心精神,高度重视患儿及家长的感受,全方位增加精神、文化、情感服务。
  为了更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儿科对护士分工、排班进行了相应变动。根据科室护士的职称、工作能力等情况将全科室护士分为两组,责任总组长负责解决科室护理中出现的各类疑问,各组员责任到人,负责所管病人的一切工作,包括患儿晨午间护理,入院宣教,健康宣教、危重护理记录单的书写、病历的指控,确保各项护理措施到位,提高患儿满意度并提倡文明用语,微笑服务,热心接待每例患儿及家长,精心护理,耐心解释,做到入院一份责任,出院一份微笑。
探索创新 在前进中追求卓越
  儿科主任陈明晶介绍说,对陪护家长及年龄稍长的患儿,我们要求护士主动介绍病区环境及疾病相关知识,加强健康教育工作,耐心解释病变的原因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用亲切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赢得孩子们的喜爱,以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工作,以良好的心态和精准的操作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
  “我们医院儿科始终坚持规范化治疗。”陈明晶说,有效控制药占比,能不输液的我们坚持不输液。
  近年来,州人民医院儿科室药占比逐渐下降,基本控制在40%左右。科室不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率先在甘南地区引进中医超声波治疗法,通过微创治疗,使儿科对小儿疾病的治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支集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医术精湛团队,正是州人民医院儿科不断求发展、求创新所取得的成就。在这条办特色科、办质量科、改革科的道路上,儿科全体医护人员满怀信心,勇往直前,不断创新,以优质医疗服务为雪域高原上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