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继元 近年来,迭部县按照“大林、精牧、细农”的思路,深入实施“168”现代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不断调整优化农牧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和林下经济,全县农牧林业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工作中呈现出许多亮点。
农牧业生产取得丰收。2016年,迭部加快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牧业发展后劲。全县农牧业增加值达到2.57亿元,同比增长6.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78元,同比增长11.4%;完成肉类产量4085吨,牛奶产量5734吨,粮食产量1.114万吨,油料产量0.06万吨。年末存栏各类牲畜19.63万头(只、匹),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49.88%、56.77%、41.9%。 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在巩固历年农牧林业成果基础上,目前,全县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74个,评定省级示范社2个,州级示范社16个,县级示范社50个。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2个。已建成50平方米暖棚914座45700平方米;建成30平方米贮草棚803座24090平方米。种植藏中药材8365亩,建立藏中药材标准化示范田0.31万亩;推广杂交油菜0.63万亩;依托青稞基地建设项目建成青稞生产基地1.1万亩;完成2.4万头牦牛、1.07万只藏羊投保工作,缴纳保费92.178万元,发生理赔案件68起,赔付资金212.69万元。 设施农业示范点发挥效应。建成日光温室108座,其中,二代全钢日光温室2座;建立设施蔬菜示范园区1个,每座温室年最高收入达到1.5万元,园区年总产辣椒、黄瓜等各类蔬菜17.61万公斤,年实现产值69.5万元。县城居民冬季也能吃上新鲜蔬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动物防检疫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按照“政府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防疫工作要求和行政、业务双轨目标责任制,狠抓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强化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工作,加大流通环节的监管,有效确保了全县畜产品质量安全。 万亩油菜花观赏带、绿色旅游长廊及全民义务植树稳步推进。采购发放油菜种子1.8吨,种植油菜3237亩。采购调运各类苗木28248株,草本花卉籽种421公斤,其中:柳4598株、红叶李3650株、油松20000株;完成绿色旅游长廊建设植树16431株,其中:313线植树15031株(绿化长度71.9公里),210线植树1200株(绿化长度7.68公里),益哇沟口至垃圾填埋场段植树200株;完成草本花卉绿化带建设22亩,绿化长度8.97公里。全民义务植树结合绿色旅游长廊建设、通乡村公路、村庄绿化等开展,约2.96万人积极参与,完成植树192882株,其中:绿色旅游长廊建设16431株、北山绿化23000株、各乡镇153451株,树种包括红叶李、柳、云杉、油松、柏树、苹果、花椒、核桃等品种。 农牧业科技服务有创新。在做好动物防检疫、优质牧草种植、林下经济、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等科技服务指导上,县、乡两级农业、林业、畜牧业务单位实行单位包村、科技人员包户包点的科技承包服务活动,并签订技术服务责任书,扎实开展了实用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0%以上。通过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等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6901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63人次,村级防疫员104人次。培训合作社理事长、经理43人,合作社辅导员16人,农牧村致富示范带头人65人,果园经营管理28人,农畜产品经纪人43人,开展果园管理及羊肚菌种植技术培训475人次,派驻专业技术人员68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