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2015年7月,我被下派到卓尼县喀尔钦乡卓洛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兼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这是省州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双联行动、扎实推进基层各项工作的有效载体。因此,牢记职责使命,紧紧围绕省州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深入贯彻省委“1+17”、州委“1+18”和卓尼县委“1+19”精准扶贫方案精神,认真履行“第一书记”工作职责,为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做了一些工作。我在挂职其间,工作上付出了努力,积累了经验,锤炼了自己,收获非常大。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主动地学习领会省、州、县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常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要深刻研究省、州、县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会议文件精神要义,深度把握核心内容,围绕年度脱贫目标,帮助群众用足用好扶持政策,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指引。同时,积极学习各级驻村干部和挂职“第一书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带领村“两委”班子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全面了解贫困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只有深刻了解了贫困村基本概况,才能用足用活扶贫政策和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才能指导落实好全村的各项工作。一是要围绕掌握村情实际开展广泛调研,把了解贫困底数作为首要任务,及时深入村民小组和田间地头深刻查找贫困村自然环境、人文风俗、地形地貌等因素,与乡村干部座谈交流,详细掌握贫困村发展现状,基本情况、贫困户分布、项目需求清单、脱贫计划及双联单位帮扶项目,认真分析产生贫困的原因。二是要围绕贫困户开展集中调研,要对全村贫困户进行重点走访,了解掌握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主要收入来源、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为精准扶贫大数据库平台及各双联单位开展精准帮扶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依据。 主动融入,强化党员意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我也非常珍惜这次机遇,尽快转变思想观念,紧紧联系乡镇干部、村“两委”班子,和农牧民群众打成一片,把自己融入到贫困村的一员,拉近与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之间的距离,听群众怎么说、了解群众怎么看、理解群众怎么想,深入了解当地生产生活现状,努力摸清群众所需、群众所急,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同时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办法,实实在在地融入到群众当中,体会群众艰辛,增强群众感情。 严于律己,树立良好形象。“第一书记”肩负着完善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经济的重任,必须时刻高标准、严要求自己。因为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要时刻和党中央、省、州、县委保持高度一致,不利于党和政府的话不说,不利于党和政府的事不做。要廉洁勤政,做到慎言、慎独、慎微、慎行;在基层建立起威信,答应群众的事要努力办到,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惠民生。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树好“第一书记”的良好形象,做到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拥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