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小孩的隐私,不少人不以为然。实际上,孩子也有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小秘密,父母应该理解并尊重孩子的隐私,这样才有利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生活在新西兰,可以从方方面面感受到社会对孩子隐私的保护。记得儿子3岁时,班上搞了一次化装游行活动,老师拍了些照片,幼儿园想用这些照片作为素材放到宣传册上,为此专门写信给家长们以征得同意。 其实,幼儿园的做法在新西兰颇具代表性,因为新西兰的家长一直有尊重孩子隐私的传统。新西兰人认为,小婴儿已是独立的生命,一样需要被尊重。 关于这点,我一开始并没在意。 儿子1岁3个月大时,我带他去婴幼儿游泳馆里玩。孩子小,光屁股就下水了。他很喜欢玩水,那天玩得很High,双手又拍又搅,咯咯笑着。我觉得儿子这小模样很萌很可爱,就随手用手机拍了些照片,回家后上传到QQ空间。本以为朋友们会一片点赞,没想到竟被好几个新西兰朋友批评,说我怎么能把孩子没穿泳裤的照片上传到网上。 在我印象里,谈隐私都是大人的事,孩子光屁股的照片多了去了。但在新西兰,这点非常不同。家长发布孩子的照片到公众场合,都非常谨慎。我被批评后,花时间详细了解了新西兰对隐私的尊重。后来拍儿子的裸照上传到网上时,我会打马赛克。等儿子大了一些后,我每次要发他的照片,也都会先征询他的意见。 当然,新西兰对孩子隐私的尊重,涉及范围非常广,远远不是上传照片这样的小事。 比如,带宝宝出门时绝对不会穿开裆裤;给宝宝换纸尿裤一定找隐秘的位置;对于孩子身体上的缺陷,包括先天的缺陷、特征以及后天的疤痕等,父母都会非常小心地避免在孩子面前提及,更不会当作谈资或笑柄。 另外,新西兰父母很注重给孩子一个独处的空间。 也许有些父母会担心,把孩子一个人搁在屋里,会不会有问题呢?于是,总喜欢跑到孩子房间里,一会儿问孩子在玩什么,一会儿问想不想吃什么、喝什么……殊不知,如此这般,孩子的隐私已在父母的浑然不知中受到了侵害。孩子其实是想有个安静的独处时间,想些自己的事,无拘无束地进行自己的创作,或者就是想体验一下新奇的独处环境。 我儿子3岁时,喜欢玩磁力棒。最初,是在大人的帮助下,看着说明书拼搭各种造型,后来开始自己设计拼搭一些独特的形状。大约6岁时,小家伙有一次跟我说,他要自己做些东西,于是把自己房间的门关上,门上还贴了张告示“正在工作,闲人免进”。 我们强忍着好奇心不去敲门打扰他,直到他主动把门打开邀请我们进去看。原来,小朋友自己做了一个磁力棒造型的展示会,地上摆满了各种他自己构思出来的形状,每一个造型前面还有个牌子做讲解,还用磁力棒搭出了一排英文字“欢迎光临”,真的挺让我们吃惊! 关于隐私,家长还需要注意的,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犯了错误,有些父母会在气头上当众数落孩子,甚至把以前犯的错也一并抖落出来。殊不知,孩子的自尊心概念从懂事起就已经有了,被爸爸妈妈当众责骂,肯定会受到伤害。 有一次,天天放学后约了小伙伴儿来家里玩,结果把该做的作业都给忘了。我下班回到家检查作业的时候才发现,当时其他的孩子还都在,我强压着不高兴,等其他孩子都离开了,才跟天天认真谈这件事。小朋友于是很诚恳地接受了我的批评,而且从那以后,不管什么情况,他总会先完成作业才去玩。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要让孩子有自尊心、有高尚的品德,做父母的一定要从保护孩子的隐私做起。 (摘自《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