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
——我州持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侧记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7年06月2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张成芳


  记者 张成芳

  六月的草原,一碧千里,天空纯净。
  清晨,一缕阳光洒落在碌曲县尕海乡尕秀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一排排独具民族特色的红房子熠熠生辉,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马路、一顶顶悬空高挂的太阳能路灯、阔绰舒适的牧民休闲健身广场,无不记载着尕秀村发展过程,无不见证着党的惠民政策,无不展示着牧民群众安居乐业、欣欣向荣,享受改革发展稳定成果的美好愿景。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样恬静、美好、温暖的画面令人向往。尕秀村的干净整洁在全州人人皆知,就连偶尔过往的路人,也会忍不住暂时停下脚步。
  今年3月,州委、州政府立足尕秀村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生产生活条件,由州委办牵头,广泛动员州直有关部门,碌曲县及尕秀乡,集中力量把尕秀村打造成全州全域旅游无垃圾样板村,投资836万元改造首批65户室内工程,安装新型环保集成卫浴、院内铺设渗水砖、搭建杂物房等人居工程。
  如今,尕秀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向世人展示着富裕、文明、和谐的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崭新形象。
  “这是我第一次来甘南,这里太美了,尤其是尕秀村,村子规划整齐,干净整洁,村子前后是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原,空气清新得真想大口大口地吸几口,如果有机会,我以后还会和亲朋好友一起来的。”来自敦煌的游客王延祥说。
  尕秀村,是我州环境革命升级版中打造的一个样板村,也是我州8县市全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正如州委书记俞成辉所说,在甘南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都是环卫工,人人都是监督员,唯有如此,草原才能永葆她的魅力。
  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
  向“顽疾”宣战,跟“陋习”告别!2015年5月,州委、州政府以“优环境、提形象、惠民生、促发展”为主题,通过48个“环境卫生日”打响了环境革命攻坚战。
  两年后,广袤的甘南草原基本实现了“全域旅游”“视线内无垃圾”“全天候洁净美”的目标。
  为了巩固这一成果,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州委州政府趁热打铁,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美结合,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做为改革开放的“先手棋”、转型升级的“催化剂”、维护稳定的“助推器”、改进作风的“主课堂”、自信自强的“动力源”,使其像一面革除陈规陋习、接轨现代文明的一面醒目旗帜,飘扬在甘南大地上。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中,我州始终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把环境革命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为目标,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主要工程,把环境革命向窗台、炕台、灶台、炉台和庭院、厕所、圈舍、柴房延伸。
  “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未来五年发展主攻方向,是甘南资源禀赋的客观实际,是人民福祉的终极依靠,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成功实践,是甘南走向全国的‘金字招牌’”。州委书记俞成辉在5月31日召开的全州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视频会议上说。
  在合作市知合么村,整洁的巷道连通各家各户,特色浓郁的民房鳞次栉比,新建的文化广场上,各类健身器材俱全,宣传墙上绘制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画。“天这么蓝,草这么绿,花这么艳,空气这么清新,基础设施这么健全,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是太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了。”村民才项杰说。
         (下转二版)
  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
  向“顽疾”宣战,跟“陋习”告别!2015年5月,州委、州政府以“优环境、提形象、惠民生、促发展”为主题,通过48个“环境卫生日”打响了环境革命攻坚战。
  两年后,广袤的甘南草原基本实现了“全域旅游”“视线内无垃圾”“全天候洁净美”的目标。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