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作讯 (记者 苏琳喜 马保真) 6月28日,全省全域无垃圾现场推进会在我州隆重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出席大会并做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副省长宋亮主持会议,州委书记俞成辉向大会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就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创建经验作了介绍。 州上领导赵凌云、徐强、宋健、杨武、杨雄、惠强、郝觉民、陈江丰、才让当智、李瑞平、杨建国、杨志才、刘永革、赵四辈、仁青东珠、王亚男、杨晓南、董振国、敏占彪等参加大会。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甘南州创建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纪实》专题片。嘉峪关、康县、清水县、省交通运输厅、省建设厅等县市和部门负责人围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唐仁健在讲话中对甘南全域无垃圾示范区的创建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甘南实现了全域无垃圾,在环境整洁优美工作上下了功夫,城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可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于这项工作,甘南在政策上全面调控,形成了长效机制;主体上全民参与,动员了所有力量;空间上全覆盖,囊括了每一个角落;时间上全天候,做到了及时、随时保洁;考核上全过程,落实了每一级责任。在甘南能够实现全域无垃圾出乎意料,在藏区能够把环境卫生整治得这么好,彻底改变群众千百年的生活习惯实属不易。甘南地广人稀,实现全域无垃圾,做到了不留遗漏,不留死角,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全州上下用辛勤汗水换来的。 唐仁健强调,为什么要抓城乡环境整治这件事,内涵之深、外延之广绝对不能小视,搞好城乡环境整治,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山川秀美、幸福美好新甘肃重要指示的具体抓手,也是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的具体举措,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全省上下要按宜居宜业宜游的要求,创造整洁便捷舒适的人居环境,让生态美起来,环境亮起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创造卫生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也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首要前提。要抓好房梁灰尘、厕所革命、微笑服务等细节,提高游客的体验价值、心理满足、情感审美,从而刺激消费、拉动投资。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是提振精气神的载体,要以此为载体、为契机,从小事做起,改变甘肃整体形象,提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各地州市、各部门要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办好垃圾污水处理问题;要做到街面、村容村貌整洁;风貌要美化,做到形神兼备,量身定制,不能搞形象工程,禁砍树、慎挖山、不填湖、少拆房,避免一张图纸建到底,千城一面;机制要健全,落实责任机制、奖补机制。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作为一把手工程,靠实责任,确保抓出成效。工作上要统筹协调,确保三年见成效,五年内巩固提升完善,各部门要分工抓好落实。 俞成辉在讲话中指出,2015年以来,州委、州政府着眼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申报和创建工作,综合运用宣传、组织、统战和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这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如今的甘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现代文明遍地开花,各方游客蜂拥而至,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发展之计、稳定之举、改革之策、民生之道,得到了各族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俞成辉说,两年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的创建实践,既让甘南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更为“十大环境”的加快构建和文化旅游的转型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概括起来就是:生态是环境价值的体现,必须坚定不移地捍卫;绿色是环境健康的象征,必须竭心尽力地呵护;文明是环境内涵的积淀,必须持之以恒地发扬;发展是环境财富的积累,必须聚精会神地推动;旅游是环境魅力的释放,必须殚精竭虑地打造;改革是环境能量的聚变,必须大刀阔斧地深化;开放是环境气质的焕发,必须千方百计地扩大;心灵是环境情感的寄托,必须全神贯注地培育;信仰是环境灵魂的升华,必须毫不动摇地坚守;和谐是环境脉搏的起伏,必须全力以赴地促进。下一步,甘南州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在甘肃视察时作出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林铎书记和唐仁健省长在甘南调研时的讲话要求,突出抓好脱贫攻坚、文化旅游、现代农牧业等重点工作,纵深推进“五大生态”和“十大环境”建设步伐,做大做强“环境革命”和“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两大特色品牌,努力把甘南藏区建设成名副其实的“全域旅游大观园、雪域圣地锦绣园、绚丽甘肃后花园、东方世界伊甸园”。 全省各地州市的党政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等300余人参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