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背孩子的女孩》 作者:玛波 出版社: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3月出版
玛波的儿童文学新作《背孩子的女孩》是一部题材、风格样式迥异于她的众多著作的新奇作品。作为一位创作期超过30年的景颇族的女作家,她更擅长的是用母语景颇语来创作,她曾经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该奖第一次授予南方少数民族(小语种)景颇语长篇小说即她的《罗孔扎定》,其分量不可低估。她同时又进行汉语文学创作,这使玛波成为一位有广阔读者群、无法遮蔽的优秀作家。景颇族是我国云南省独有却跨境而居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传统丰富神奇,这使得她不仅在国内享有声誉,在国外乃至缅甸北部、印度阿萨姆等民族文化衍生地都具有相当影响力。《背孩子的女孩》是一部用汉语写就的儿童文学作品,这在一个以多部长篇小说立身的女作家,既难得又在必然之中。1969年至1971年,我在德宏景颇族山区生活过,以后多次如候鸟往还,与《背孩子的女孩》的时代背景重叠,故而读来兴味盎然,倍感亲切,我十分感激作者为我的记忆打开了这个美丽的窗口,我十分肯定这是我国儿童文学领域中罕见乃至珍稀的一类作品,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半个世纪过去,今天,尚未摆脱贫困的广大山区、“老少边穷”地区,“沃仑阿龙”们的处境并没有根本改善,在某种尺度上,“沃沦阿龙”是第一代,也许稍早时期的“留守儿童”。只是今天有今日“辛酸的味道”,亲情多有破裂,甚至“我背着你你背着我”的相依相存的情感也会淡化,但我相信它的存在,我们不应当拒绝面对孩子的责任、理解,还有忧伤和辛酸。
作品名称:《机器崛起前传——自我意识与人类智慧的开端》 作者:蔡恒进、蔡天琪、张文蔚、 汪恺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4月出版 大概有理科背景,我自己在体验、创造作品之美的历程中,也会思考美之来源,寻找它在人性中的可能依据。没想到,已有三十多年未谋面的老同学蔡恒进,早已开始这样的思考历程,他的设想更加宏伟,他要用《机器崛起前传——自我意识与人类智慧的开端》这本新书,为人类思维的本质和文明发展的动力,找到一个靠谱的解释体系,甚至像牛顿建立三大定律那样,把人类智慧和文明的根基,立于触觉大脑假说和坎陷三大定律。有了这个起点,他就等于打破了人类智慧的幻象,即那么完善复杂的人类意识,不过是一些简单过程的叠加。这也等于找到了机器智能,如何达到和超越人类智能的门径。 这是一本逐步显示出巨大野心的书,作者在解释人为何有自由意志时,一方面肯定了物理定律对于粒子的管制,这些管制仿佛给粒子只留下遵循决定论的空间,仿佛并无摆脱因果律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当数量很大的粒子组成生命时,作者发现了解释自由意志的法宝:数学和物理世界中普遍存在的鞍点。粒子处于鞍点时,它面临很多选择,只需一点刺激或能量,就会滑入其中之一。由于组成生命的粒子数量巨大,巨量鞍点的存在,也为自由意志留下太多的参与机会。借用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作者无异于也在书中宣布:“给我一个鞍点,我就能启动自由意志!”有了这么多可以导致偶然的鞍点,作者就可以安心考察自由意志的发展历程。 |